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Energy knowledge resource center | Advanced energy 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

微信公众号

  • 国内首台旋转移相潮流调控装置投用
  • 2024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在北京未来科学城成功举办!
  • 光伏+九亮农业丨华为150K助力“牧光互补”年发电700万度
  • 国家电网绿证交易平台交易量超6000万张
  • 国家能源局发布用电量最新数据
  • 1586米!中煤建设集团刷新亚洲最深立井施工纪录
  • 我国首个海洋油气完井工具“智慧工厂”建成投产
  • 1
  • 2
  • 3
  • 4
  • 5
  • 6
  • 7

国内首台旋转移相潮流调控装置投用

20日,由国网河北电科院研制的国内首台旋转移相潮流调控装置,在河北省涿州市正式投用。该装置能够在客户零感知的情况下,一键实现线路间负荷平衡和合环转供,为优化调控配电网电压和潮流开辟了新的技术路径。 截至2023年底,河北南网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已接近1800万千瓦。大规模新能源并网,使得配电网从传统单向潮流辐射网络逐渐向双向潮流有源网络转变。这不仅增加了电网潮流的复杂性,也提高了线路电压调控的难度。此外,汽车充电站、数据中心等多元化、定制化负荷的接入,也对配电网的合环运行和供电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国网河北电科院科研团队创新提出了基于旋转移相变压器的矢量控制技术。研究人员利用两台旋转移相变压器生成幅值恒定、相角可变的电压相量,并通过矢量叠加的方式在线路中注入可调节的串联电压,从而实现了解耦控制电网功率、灵活调节长馈线电压以及不停电合环转供。 基于该技术,研究人员研制了国内首台10千伏/1兆伏安的潮流调控装置,并首次在河北省涿州市35千伏东城坊变电站进行了应用。由于上一电压等级接线方式存在差异,涿州东城坊站514线路与512线路存在30度的相角差,如果采用传统的合环操作将会引起较大的冲击电流。涿州供电公司将该潮流调控装置接入后,不仅实现了不停电柔性合环转供电,还通过电压与潮流的精细调控,有效解决了线路电压越限、负荷过载等问题,显著提升了区域电网的承载能力和运行效率。 研发负责人李铁成介绍,除了柔性合环专供功能,这套装置还能有效治理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接入导致的线路末端电压越限和高渗透率电缆线路首端线路电压越限等问题,应用场景较为广泛。

2024-06-21  (点击量:0)

国产化直流输电装备取得重要技术突破

6月18日,平高电气和国网直流技术中心联合研发的具有高频谐波耐受特性的BWP-430型柔性直流穿墙套管样机顺利通过全套型式试验验证,标志着国产化直流输电装备再次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为满足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高频谐波工况极端苛刻条件,平高电气研发出BWP-430型柔性直流穿墙套管,该新产品采用纯SF6气体绝缘,一体化载流导杆无绝缘支撑,外绝缘采用变径式空心复合绝缘套管设计。经试验验证温升试验电流达到6300A,雷电冲击试验电压1300千伏,操作冲击湿耐受试验电压1175千伏,工频耐受试验电压740千伏,直流2h耐受试验电压425千伏,悬臂负荷耐受力5000N,具备优异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提高了柔性直流输电高频谐波工况下穿墙套管电气绝缘可靠性,保证了电网的运行稳定性。 据了解,在BWP-430型柔性直流穿墙套管研发设计过程中,平高电气与国网设备部、国网直流技术中心对定制套管研发技术方案进行多次专家论证,并联合西安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开展了气体套管绝缘材料、绝缘介质的高频介电常数和临界击穿场强等探索性试验研究,解析了高频谐波工况(频率达200千赫兹)下绝缘材料和介质的电气绝缘性能变化趋势,作为高频柔直套管研发设计的重要依据。BWP-430型柔性直流穿墙套管在考虑高频谐波耐受工况的条件下,不断优化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试验样机经过严苛的型式试验验证。 “该产品的研制成功不仅是直流输电装备领域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成果,更是为构建安全、高效、绿色的现代能源体系做出的积极贡献。”平高电气相关项目负责人表示。BWP-430型柔性直流穿墙套管首次将挂网2支应用于渝鄂背靠背工程宜昌换流站,该工程实现了大区电网异步互联,促进了西南清洁能源的消纳。在6月8日到6月10日完成了BWP-430型柔性直流穿墙套管挂网,6月11日已实现满功率运行。 近年来,平高电气致力于推动直流穿墙套管国产化进程,现已具备150千伏~1100千伏系列直流穿墙套管生产研发制造能力,累计在昌吉—古泉、陕北—武汉、白鹤滩—江苏、白鹤滩—浙江、葛洲坝—南桥等国家重点工程成功带电运行50余支,中标金上—湖北、宁夏—湖南等特高压直流工程20余支。此次BWP-430型柔性直流穿墙套管的研制成功,有效补充和完善了国产化充气式穿墙套管的产品序列,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国产化高可靠性直流设备支撑,为充气式套管在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4-06-20  (点击量:1)

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可重构多稳态折纸式变形结构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2192631、52320105005、51835002)等资助下,哈尔滨工业大学邓宗全院士空天折展与变形机构团队联合天津大学陈焱教授团队、英国牛津大学ZHONG YOU教授团队在可重构多稳态折纸式变形结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折纸启发的可重构多稳态变形结构(Reconfigurable origami-inspired multistable metamorphous structures)”为题,于2024年5月29日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杂志,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126/sciadv.adk8662。 变形结构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航空航天、深海探测、交通运输等领域的高端装备中,对提升装备的能源利用效率、运行速度、极端环境适应能力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也要求变形结构具备大范围灵活运动、多构态连续变形能力,但传统的变形结构形式单一,不具备灵活组合变换的能力。近些年,基于折纸的变形结构在特种机器人、变形飞行器、机械超材料等领域越来越多地受到科学家及工程师们的关注,为大量工程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但是,目前多数折纸变形结构为非刚性结构,变形过程中折痕和板面位置会产生形变,这使其稳态特性高度依赖于结构的材料属性,限制了结构的构型变换和功能重构能力。 为此,该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模块化可重构的多稳态折纸式变形结构,该变形结构由上下两层折纸单元组合构建,通过引入特定位置折痕的交替激活与休眠机制,实现了结构在目标构型间的可控重复变形。利用刚性折纸的运动分岔和折痕结构弹性形变,实现了构型变换过程中机构运动与结构形变的解耦。基于结构运动全过程的能量变化规律,建立了结构稳态特性与折纸单元形态参数调控关系,为多稳态折纸式变形结构的多形态构型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研究人员通过合理设计机构-结构刚柔复合形式,消除了板面结构材料形变对机构重构运动的影响。利用3D打印技术研制了多种可重构多稳态变形结构,通过集成智能材料驱动单元展示了此类结构在多功能机器人系统和变构型飞行器中的应用潜力。同时,利用所提出双稳态模块单元结构的二维可扩展性,研究人员还开发出多种性能可编程的折纸式结构超材料,实现了几何构型和力学特性的重复变换,大幅增加了折纸式结构超材料的设计空间。 该创新成果为自适应抓捕机器人、变构型空天飞行器等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开辟了新思路。

2024-06-20  (点击量:6)

我国学者实现手性及极化可控的一维半导体条带阵列精准原子制造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2025023、52322205、52250398)等资助下,北京大学刘开辉、中国人民大学刘灿、中国科学院魏钟鸣和丁峰等人合作,在二硫化钨(WS2)条带阵列精准原子制造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具有可控手性与相干极性的二硫化钨条带阵列(WS2 ribbon arrays with defined chirality and coherent polarity)”为题,于2024年6月6日在线发表于《科学》(Science)。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n9476。 探索新机理光伏器件对于研发更高效率、更多功能的太阳能光电转换系统具有重要意义。一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因其高可见光吸收率、低结构对称性等特性,被认为是构筑新型体光伏器件的理想材料体系。然而,实现自发光电流的规模化收集对于一维结构制备要求严苛:首先,单个一维结构需具备稳定可观的自发光电流生成;其次,不同一维结构间的手性结构及极化方向需保持严格一致,从而保证集成器件的整体光电流相干增强;同时,高密度排布的平行一维阵列是高效能量收集及转化的集成芯片制造前提。迄今为止,原子级精准的一维结构制造(包含宏观排列、手性结构、极化方向)尚无法实现。 该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多重界面耦合原子制造”新策略,首次实现兼具特定手性结构(包括扶手椅型、之字型及其他手性结构)及相干极化方向的二硫化钨半导体条带阵列的“全同”控制制造。通过系统研究手性结构与体光伏效应的对应关系,实现1000余根扶手椅型条带阵列的自发光电流集成输出。 该成果为复杂结构一维材料体系提供了原子水平精准结构定制策略,有望推动自驱动光电探测及新机理太阳光伏等领域的技术发展。

2024-06-20  (点击量:4)

国家电网绿证交易平台交易量超6000万张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积极推进绿色电力市场建设,搭建绿证交易平台,持续扩大绿证交易规模。自绿证交易开市以来,公司绿证交易平台累计交易绿证6025万张,折合电量602.5亿千瓦时,交易量大幅增长,有力满足企业能耗双控指标及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指标要求,助力西门子、微软、安盛等数十家全球500强企业绿色电力消费,满足全球产业链绿色低碳发展需求,带动全球绿色电力生产消费。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紧密围绕国家“双碳”目标,积极开展电力市场宣传服务提升活动,广泛开展绿电绿证服务宣传,多措并举推进绿色电力市场建设。组织上海公司开展碳博会绿电绿证签约和绿色电力消费清单发布活动;组织北京公司通过“电”亮零碳活动,发布10家2023年北京市绿电消纳责任领跑者企业名单;组织天津、上海、江苏公司建立绿电绿证服务站,安排专人服务企业绿证交易需求,有力提升市场主体绿色电力消费服务体验;通过深入调研市场绿证需求,组织各省级交易中心通过多种方式调研市场主体绿证购买意向、购买用途和意见建议,为推广绿证制度、强化绿证功能、提高绿证社会认可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售方看 29个省(区、市)参与了绿证交易,其中吉林绿证售出量最大,达887万张,占15%,其次为黑龙江售出绿证735万张、占12%,甘肃售出绿证523万张、占9%。 从购方看 29个省(区、市)参与了绿证交易,其中上海绿证购买量最大,达1652万张,占27%,其次为青海购买绿证1313万张、占22%,浙江购买绿证1015万张、占17%。 分行业看 22个行业参与了绿证交易,其中售电公司代理购买绿证量最大,达3159万张,占52%,其次为电力供应购买855万张、占比14%,制造业购买354万张、占比6%。 从购方主体看 绿证购买数量排名前五的市场主体分别是浙江浙能能源服务有限公司、上海申能电力销售有限公司、上海上电售电有限公司、华能上海石洞口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下一步,公司将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工作部署,优化绿证交易机制,进一步丰富交易品种,扩大绿证交易规模,推广建设“绿电绿证服务站”,积极推进绿证核发全覆盖,构建绿色电力消费核算体系,加快推进绿证领域系列国际国内标准制定,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

2024-06-21  (点击量:0)

专题情报

查看更多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