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海洋局发布《蓝碳:缓解气候和生物多样性危机方面的挑战和机遇》报告
  • “印太专项”2023年度总体组会议在北京召开
  • 英国“大西洋经向断面”计划正式重启
  • 海洋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指南
  • UNESCO启动全球eDNA项目,研究物种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
  • 美国发布《海洋数据在推动保护和管理方面的挑战与机遇》报告
  • EMB发布《解决欧洲水下噪声:知识现状和未来优先事项》
  • 1
  • 2
  • 3
  • 4
  • 5
  • 6
  • 7

中国科学院召开B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2024年度工作交流推进会议

3月19日,中国科学院B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2024年度工作交流推进会议在京召开。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出席会议并讲话,副院长、党组成员周琪、汪克强、常进、丁赤飚,院领导翟立新、孙晓明出席会议。 会议听取了部分在研B类先导专项的工作进展、组织管理、后续计划等相关情况汇报。与会同志围绕各专项的科学问题、组织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开展了交流研讨,提出了强化专项组织管理、推动重大成果产出的意见建议。 侯建国在总结讲话中对进一步组织实施好专项提出要求。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础研究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科学前沿重大问题,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担当,更好发挥B类先导专项的源头性、引领性作用,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二是加强过程管理,持续完善符合科研规律和专项特点的管理方式,改进科研评价体系,营造宽容失败、聚焦创新的科研环境。三是以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总目标、总任务、总要求,在专项组织实施中加强仪器设备研制,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努力产出一流成果和一流人才。四是严格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强化成本管理,加强财务、审计等方面的监督,进一步增强科研经费使用规范性、提升绩效。五是注重前瞻谋划,广泛发动科学家,集思广益,积极凝练策划新的重大科技任务。 侯建国强调,要强化党建引领,切实发挥“两个作用”,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先导专项组织实施的强大动力,加强作风学风建设,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勇闯“无人区”,甘坐“冷板凳”,加快产出更多关键性、原创性、引领性重大科技成果,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和建院75周年,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再立新功。 中国科学院机关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先导专项相关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2024-04-10  (点击量:71)

“印太专项”2023年度总体组会议在北京召开

日前,中国科学院B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印太交汇区海洋物质能量中心形成演化过程与机制”(简称“印太专项”)2023年度总体组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臧如画主管、专项领衔科学家王凡研究员、专项指导专家组、各项目负责人、项目联系人及专项管理办公室等共计50余人参加会议。 专项领衔科学家王凡研究员对参会的各位专家和领导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并希望各位专家从专项总体目标角度对各项目的执行和阶段集成成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会议重点针对“印太专项”各项目自立项以来形成的阶段集成成果、阶段目标完成情况、人才培养和组织管理情况等内容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会议特别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院士作为指导专家组组长,对各项目的研究进展及成果予以肯定并给出相关指导意见。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业务主管臧如画对专项的研究进展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给与了高度认可,并表示将继续对专项给予最大支持,确保项目高质量完成任务。此外,指导组对各项目形成的阶段集成成果以及项目的执行进展给出了明确的执行评议意见和建议,旨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亮点成果集成。 专项领衔科学家王凡研究员强调,本专项重在学科交叉,各项目负责人须认真思考各项目之间的学术交叉切入点,在梳理项目内集成成果的同时,也要注重项目间的亮点成果融合。

2023-07-18  (点击量:11)

NOAA发布《2023年北极报告单》

2023年12月12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发布的《2023年北极报告单》显示,越来越频繁的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正在改变北极,人为造成的空气、海洋和陆地变暖正在影响整个北极地区的人口、生态系统和社区,北极地区的升温速度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地区都要快。北极正变得越来越温暖,冰冻程度越来越低且越来越潮湿,在天气、气候模式和生态系统响应方面都出现了区域性极端现象。该报告以本地和国际为中心的伙伴关系、长期观察和公平的气候解决方案为北极社区、国家以及整个社会提供了应对快速变化的北极地区的信息和机制。 (1)天气:①过去一年北极的平均地表气温是自1900年以来第六高的;②夏季地表气温创有气温记录以来新高;③夏季高压系统给整个格陵兰冰盖带来了温暖的气温、大范围的融化和异常的降雨量。 (2)海洋:①海冰面积继续减少,9月17日(2007-23年)是有记录以来的最低值,海冰范围是自1979年以来在卫星记录中的第六低;②8月平均海面温度显示,在1982-2023年期间几乎所有8月无冰的北冰洋地区呈持续变暖趋势。在65°N和80°N之间的区域平均海面温度正在以每十年约0.9华氏度(约0.5摄氏度)的速度上升;③除楚科奇海、波弗特海和加拿大群岛外,北极地区继续显示海洋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或海洋初级生产力增加,其中欧亚北极和巴伦支海的变化幅度最大;④自末次盛冰期结束以来,不断上升的海平面淹没了北冰洋周围的陆地永久冻土,导致近100万平方英里(约250万平方公里)的海底永久冻土面临融化的风险。需要国际研究合作来解决有关海底永久冻土的范围和现状的关键问题,并估计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甲烷)的潜在释放量。 (3)陆地:①2023年5月,北美的积雪面积创下历史新低,而2022/23年冬季的积雪量在北美和欧亚大陆都高于平均水平;②北极各地的强降水事件打破了现有记录,2022-23年的泛北极降水量是有记录以来的第六高;③2023年6月26日,格陵兰峰顶站的温度达到了32.7华氏度(0.4摄氏度),这是其34年观测历史上的第五次融化;④从2022年9月1日到2023年8月31日,格陵兰冰盖损失了大约350万亿磅(156±22 Gt)的质量,因为排放和融化超过了积累;⑤根据卫星测量,2023年环极地平均苔原绿色峰值是24年记录中的第三高,这包括覆盖草原和苔原的植物、灌木和树木在内的整体植被;⑥在芬兰,泥炭地的恢复和野生化展示了一个与全球相关的碳汇气候解决方案,并指出需要在受影响的地点进行复制。重新野生化需要伙伴关系,承认土著和社区的权利,并利用土著知识和科学,以取得成功并避免重复过去的不平等现象。 (4)与社区合作观测北极:①阿拉斯加北极观测和知识中心(AAOKH)与沿海土著观察员网络合作,记录对阿拉斯加北部环境变化和影响的长期和全面观测;②最近,土著观察员注意到海冰的减少、空气和海洋温度的升高、风力模式的变化以及沿海风暴强度和频率的增加,这些都导致了洪水和侵蚀;③土著观察员还记录了环境变化对社区和文化基础设施、传统收成和活动以及陆地和海洋旅行安全的地方影响;④在决策中应用和集中土著对北极变化的观点和观察,可以导致更具包容性、公平性和社区主导的应对措施。 (5)阿拉斯加西部鲑鱼对气候变化的不同反应:①在2021-22年期间,阿拉斯加西部鲑鱼的丰度达到了历史极值,奇努克鲑鱼和切姆鲑鱼的丰度创下历史新低(分别比30年平均值低81%和92%),红鲑鱼的丰度则创下历史新高(比30年平均值高98%);②鲑鱼成熟的体型较小。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育空河奇努克鲑鱼的平均成年体长估计减少了6%,繁殖力或生育能力减少了15%,这可能加剧了种群数量的下降;③鲑鱼数量的减少导致渔业关闭,加剧了用户冲突,并对与鲑鱼有着数千年联系的土著社区产生了深远的文化和粮食安全影响;④鲑鱼数量和大小的变化与淡水和海洋生态系统的气候变化以及海洋中的竞争有关。捕食者、食物供应和疾病的变化也可能是重要的驱动因素。 报告链接:https://arctic.noaa.gov/report-card/report-card-2023/ (摘自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国际海洋科技参考》2023年第40期)

2024-04-10  (点击量:72)

欧洲海洋局发布《蓝碳:缓解气候和生物多样性危机方面的挑战和机遇》报告

2023年10月11日,欧洲海洋局(European Marine Board)发布《蓝碳:缓解气候和生物多样性危机的挑战和机遇》(Blue Carbon: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to mitigate the climate and biodiversity crises)报告,探讨了作为气候变化解决方案的蓝碳生态系统面临的不确定性和挑战并提出以下研究和管理方面的建议: ①为开展进一步研究提供资助,以减少关于蓝碳生态系统碳去除量和封存量的不确定性。这对于维护可靠的、基于科学的碳信用和抵消体系而言至关重要。这需要为如何衡量涉及碳输入和碳输送的不同过程、温室气体的吸收和排放以及当地层面的社会经济因素提供指导,同时也要置于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随着气温的上升,海平面的变化和降水的变化可能会影响蓝碳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和微生物多样性,直接影响碳吸收和碳储存、碳释放之间的平衡。②为开发更有针对性的碳储存量、通量和不同时空尺度过程速度的监测和连续观测提供资助以深化对于全球碳收支、生物碳泵和沉积物碳储存的认识。这需要一个经过优化设计的、能适应不同环境的观测和传感器网络,以监测蓝碳生态系统的长期碳封存量,用于可靠的碳核算。将碳参数纳入当前监测计划的行动可能会起到补充作用,从而为政府机构管理的定期环境监测调查赋予附加价值。③支持持续观测,从而在碳循环模式中对蓝碳过程开展更精确的参数化,例如再矿化、分裂和下沉。这些模式将更有助于更深入地认识未来可能出现的温室气体捕集和储存、增加大气二氧化碳吸收和长期去除二氧化碳以提供气候效益等地球工程或技术方案产生的影响。只有相关的观测网络和精确的参数化模式可靠到这些过程能真正加强生物碳泵的碳封存量的程度,否则以可接受的精确度量化长期碳去除、充分预测和监测较大的时空尺度上意外影响将极具挑战。这些行动应包括研究更广泛的生态系统在加强碳循环以及推动碳储存生物路径的机制方面的作用。④为量化长期沿海恢复活动可能产生的甲烷和氧化亚氮以及对温室气体排放产生的影响提供资助。虽然温室气体测量在技术上具有难度,但需要在修复前、修复中、修复后,以及长期的修复后开展温室气体测量,以确保这些沿海蓝碳生态系统不会成为温室气体的净来源。⑤为了解近海碳储存量和封存量的动态变化,以及拖网捕鱼和深海采矿等人类活动可能产生的影响提供资助。尽管对于人类活动对海底和沉积物碳的影响存在争议,但这些活动的影响并未得到科学量化,包括沉积物和碳的再次悬浮、可能增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对碳储存和封存的后续影响。⑥促进环境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和工程师之间的合作,确保蓝色解决方案的结合。需要采取社会管理手段,以实现蓝碳生态系统的多个协同效益,例如通过沿海植被蓝碳生态系统保护海岸线免受洪水侵袭,以及减少商业捕鱼对沿海沉积物的干扰。所有蓝碳生态系统都能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其服务的价值能够得到评估(加强环境经济学),并且需要针对权衡做出管理决策。综合的跨学科方法对于了解每个蓝碳生态系统服务的环境、经济和社会价值以及这些具有重要价值的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而言至关重要。 报告链接:https://www.marineboard.eu/publications/blue-carbon (摘自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国际海洋科技参考》2023年第33期)

2024-04-10  (点击量:75)

PlastTrack项目将支持德国的微塑料监测和预防

由欧盟资助的PlastTrack项目将调查德国-丹麦边境地区应对微塑料污染的风险和可能性。每年德国-丹麦边境地区排放数千吨微塑料,作为德丹跨境合作计划的一部分,PlastTrack项目正在调查环境和人类面临的潜在危险,参与的机构还将开发监测和应对该地区塑料污染的工具。该项目由丹麦南方大学(SDU)的Sønderborg分部领导,在德国方面,亥姆赫兹基尔海洋研究中心(GEOMAR Kiel)提供关于在各种水体中检测微小颗粒的知识,阿尔弗雷德·韦格纳研究所在环境中的微塑料分析方面提供支持。 微塑料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它们甚至被检测到存在于人体的血液中。在海洋中,塑料颗粒在海洋表面和最深的底部都能被发现,并随洋流运输到世界各地。在波罗的海取样的样品中,28%的鱼类中检测到微塑料。这些粒子小于五毫米,起源于较大塑料制品的分解过程,肉眼几乎不可见,它们还可以穿过细胞膜,非常危险。 “我们对塑料从何处来、如何降解以及最终去向的了解存在重大差距。”丹麦南方大学(SDU)的Jacek Fiutowski教授表示。在他的领导下,欧盟资助的德丹跨境合作项目PlastTrack将制定在该地区应对塑料污染的措施。除了丹麦南方大学和丹麦工程公司NEWTEC外,GEOMAR Kiel和阿尔弗雷德·韦格纳研究所也参与其中。在为期三年的项目期间,合作伙伴将调查塑料的降解情况,并提出从不同水体采样微塑料和纳米塑料的标准程序。还将建立一个用于知识交流和实验室数据比较的数据库。 GEOMAR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部门负责人Anja Engel教授解释说:“目前,我们无法高效地采样纳米尺寸范围内的塑料颗粒,这大大限制了分析的选择。但是,重要的是能够在海洋、咸水和淡水系统中使用易于实施的标准方法准确检测这些最小的颗粒,并能够在没有污染的情况下检测它们。为此,我们利用GEOMAR在海洋颗粒动力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纳米和微粒取样及其在实验室中的分离、制备和富集方面的专业知识。” 研究人员表示,在国际层面上,刚刚开始制定微塑料分析的标准程序。在当前的项目中,他们已经能够证明,特别是在纳米尺度范围的塑料颗粒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研究和标准化需求。

2023-07-25  (点击量:4)

UNESCO启动全球eDNA项目,研究物种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启动了全球eDNA项目,以了解海洋世界遗产地丰富的生物多样性。eDNA计划包括采集和分析来自土壤、水和空气等环境中的样本,而不是针对单个生物进行采集。为期两年的eDNA项目将有助于衡量海洋生物多样性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以及气候变化对海洋世界遗产地海洋生物分布和迁移模式的影响。海洋世界遗产地在保护具有特殊普遍价值的海洋生态系统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为公众提供了欣赏和保护海洋环境的机会。气候变化正在影响水下生物的行为和分布,我们必须了解正在发生的情况,保护工作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eDNA在海洋监测和数据收集中的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UNESCO突破性的eDNA项目将简化采样和数据管理的标准协议。eDNA项目将首次在多个海洋保护区同时采用一致的方法,标志着采样和数据监测及管理做法全球标准的诞生。所有数据都将由海洋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OBIS)处理和发布,并向公众提供这些数据。 eDNA计划在“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2021~2030年)”的背景下启动,有助于加强对海洋生态系统保护的认识。该计划将由UNESCO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和世界遗产中心(World Heritage Centre)联合实施,IOC称该计划朝着“海洋十年”提出的“构建我们所需要的科学,打造我们所希望的海洋”这一愿景迈出了重要一步。

2021-12-06  (点击量:66)

关于开展 2020 年度中国十大海洋科技进展评选活动的通知

?中海学字〔2020〕41号 各位理事、各相关单位: 中国十大海洋科技进展评选活动自2012年起已成功举办八届,该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受到了广大海洋科技工作者的关注。 为鼓励海洋科技创新,宣传海洋科技成果,提高全民海洋意识,中国海洋学会、中国太平洋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航海学会、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共同启动2020年度中国十大海洋科技进展评选活动。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主办:中国海洋学会、中国太平洋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航海学会、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 承办:中国海洋学会科普部 二、评选要求 1.评选时间范围 2020年1月—12月取得的海洋科技进展成果 2.参评要求 (1)对推进海洋科技创新与进步,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或国产技术应用较高、并在国际或国内产生重大影响的海洋科技成果及成果转化。 (2)具有首次、首创特点并在国际或国内产生重大学术影响的海洋科技研究。 (3)在国际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或填补国内外空白的海洋科学技术装备或发明创造。 (4)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并在国际或国内产生重大作用的海洋科技活动。 (5)其他对推进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科技事业发展以及提高全民海洋意识,并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的科技进展。 3.评选说明 (1)被推荐的科技进展须为2020年度取得。 (2)被推荐的科技进展项目须为非保密项目,以便在相关媒体公开。 (3)被推荐的海洋科技装备及海洋科技研究中应用的研究系统,国产技术须高于国外技术。 (4)被推荐的科技进展为与国外合作的研究项目,并且在国外期刊发表的论文,第一作者须为中国作者,并应注明第一作者姓名和工作单位、发表时间、期刊、刊号并附已发表文章链接或文章DOI等信息。 (5)被推荐的科技进展为科技发明创造的需有一定的成果应用、转化。 三、推荐方式 请各位理事、各单位按照评选要求推荐提名1-2个海洋科技进展,被推荐对象可以是本人、本团队或本单位取得的科技进展,也可以是其他个人或单位取得的科技进展。请将填写完整的《2020年度中国十大海洋科技进展推荐表》于2020年12月25日前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至联系人邮箱。 四、评选办法 主办单位将组织专家对推选出的海洋科技进展进行初审评估、会议评议,根据评议结果形成2020年度中国十大海洋科技进展建议名单,报请学会常务理事会审议,经公示无异议后,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 五、联系方式 中国海洋学会 联系人:齐源 联系电话:010-63269591 邮箱:hykjjzpx 163.com 传真:010-68567980 中国太平洋学会 联系人:刘新平 联系电话:010-68511730 邮箱:tpyxh vip.163.com 传真:010-68511085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 联系人:潘文静 联系电话:0532-82898636 邮箱:csol qdio.ac.cn 传真:0532-82898636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 联系人:刘蕾 联系电话:010-59517925 邮箱:13810274652 163.com 传真:010-59517928 中国航海学会 联系人:刘顺 联系电话:010-65299790 邮箱:liushuning sohu.com 传真:010-65299790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 联系人:宋鹏 联系电话:010-68964784 邮箱:cicc_jlb c2.org.cn 传真:010-68964756 附件:2020年度中国十大海洋科技进展推荐表 2020年12月16日

2020-12-22  (点击量:622)

中国科学院第五届涉外海洋科考管理研讨会在穗召开

12月9日,中国科学院第五届涉外海洋科考管理研讨会在广州召开。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张亚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外交部、军委联参、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相关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重大科技任务局和涉海研究所代表参加会议。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沈毅主持会议,介绍了中国科学院涉外海洋科考工作整体情况。外交部边海司、条法司、美大司、亚洲司围绕当前涉外海洋科考计划的制定、申报和审批、国际海洋法律法规、相关海域外交态势等问题作报告,军委联参、中国海上搜救中心重点就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给予指导,中国科学院各涉海研究所介绍了本单位涉外海洋科考工作,并与相关部委人员开展了深入交流与研讨。 张亚平对外交部、军委联参、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部门领导和同事参会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其长期以来给予中国科学院海洋科考事业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对各涉海研究所克服新冠疫情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取得一系列重要科研和科考成果给予肯定与祝贺,同时对中国科学院“十四五”期间海洋科考任务提出明确要求。他强调,海洋科考是中国科学院实施海洋领域重大科研任务的重要抓手,为“海洋强国”建设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各相关单位要谋划好、管理好、实施好。 本届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主办、南海海洋研究所承办。 中国科学院涉外海洋科考管理研讨会已连续举办五届,对提升全院涉外海洋科考工作的组织方式、协同水平、管理效率起到很大促进作用。

2020-12-22  (点击量:587)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