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Energy knowledge resource center | Advanced energy 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

微信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动态资讯

动态资讯共计 10,906 条信息

      全选  导出

1 管道局西三线中段定向钻穿越再创新纪录 2024-06-18

管道局承建的西气东输三线中段(中卫—吉安)项目中卫—枣阳段达溪河定向钻穿越工程一次回拖成功,创造了国内大管径、长距离、大落差、复杂地层山体定向钻穿越新纪录。 达溪河定向钻穿越工程穿越实长为1422.3米,管径为1219毫米,管道同时穿越达溪河及山体,地形起伏较大,入土点与出土点相对高差达110米,穿越地层先后经过卵石层、砂岩层、离石黄土3种地层,地质软硬交错,施工难点叠加,风险极大。 为确保工程按期顺利实施,项目组科学筹划,针对施工重点、难点问题,优化设计方案,组织专家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项工程制定应对措施。此外,项目组还结合工程实际,成功应用了多项创新技术助力工程顺利实施。如在复杂工况下采用双钻机作业,减少复杂地质条件扩孔施工风险;通过改进扩孔器与扶正器的搭配,使其更加适应软硬交错地层的需要;合理布置滚轮架、支重堆和发送沟,有效降低施工风险。 查看详细>>

来源:能源界 点击量:4

2 冀东油田首次完成连续油管投堵作业 2024-06-18

6月17日,冀东油田南堡12-188井在完成连续油管投堵作业后,顺利分层采气投产。这是冀东油田连续油管技术的又一次突破,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南堡12-188井是南堡1号储气库的一口排液井。为加强目的层排液、减缓层间干扰、提高排液效率,冀东油田决定开展分层采气、排液试验。为增加投堵仪器的输送能力和施工的安全性,冀东油田确定采取连续油管投堵作业。施工中,施工人员采用直径38.1毫米的连续油管,通过连接投堵专用工具,确保管柱最大外径不超过仪器外径。入井时采取冲放方式通过井口,全程严密观察负荷变化,提前核对仪器下入深度,确保达到设计要求。整个施工过程由连续油管独立完成,没有动用修井机,比传统工艺节省成本6万元,避免了设备和人员等停。 冀东油田积极开拓连续油管业务,在原有连续油管快速管柱完井作业、通井刮削、排液施工等技术积累的基础上,先后实现储气库光纤电缆测试、西部连续油管带压钻磨工艺、测试投堵验封作业等新的工艺技术突破。下一步,冀东油田将继续推广应用连续油管技术,助推油田提质增效。 查看详细>>

来源:能源界 点击量:5

3 湖北宜城风电项目塔筒转换段顺利发货 2024-06-18

6月16日,随着一阵汽笛声,大件运输车辆缓缓驶出基地大门,由中国水电四局德昌分公司承制的中能建综电汉江湖北襄阳宜城河东15万项目塔筒转换段顺利发货。该项目位于湖北省宜城市汉江以东流水镇和板桥店镇,为宜城百万新能源基地二期子项目,总装机容量150兆瓦,风机轮毂高度160米,采用钢混组合塔架,混凝土段塔架高度104米,钢塔段塔架高度53.3米,转换段高1.5米,德昌分公司负责该项目27套塔筒转换段制作。 查看详细>>

来源:能源界 点击量:4

4 奥探1井成功完钻!刷新亚洲碳酸盐岩储层大斜度井垂深最深纪录! 2024-06-18

由大庆油田施工的塔里木盆地垂深超9000米大斜度井——奥探1井成功完钻,完井井深9416.6米,垂深9314.61米,最大井斜61.5度,质量指标合格率达100%,刷新亚洲碳酸盐岩储层大斜度井垂深最深纪录,标志着中国石油在碳酸盐岩超深层勘探领域取得特高温、特高压、超深层钻探工程配套技术新突破。奥探1井地处塔里木盆地满西坡折带,是中国石油部署在大庆塔东探区的一口超深层重点风险探井,于2023年10月15日开钻,自上而下钻穿第四系、第三系、白垩系、三叠系等九个层系,地质条件复杂,工程工艺要求高。 大庆油田高度重视奥探1井施工,全力推动勘探技术向超深、超难、超高压领域进军。油田新疆分公司、钻探工程公司和相关科研院所瞄准地质和工程难点,以“解剖麻雀”的方式,设立井场“实验室”,坚持“一层一招”,优选耐高温钻具,研究探索控压钻井、凝胶段塞、重浆帽等井控技术,建立多井联动机制,并采取专家驻井的方式,加强钻具探伤检测、定期倒换钻具下入等工作,有效保障钻井安全。奥探1井施工全程无事故,并且在提速工具、定向工具、水基泥浆、特殊岩矿测录井等技术和精细管理方面取得中国石油“深地工程”新突破。油田新疆分公司相关工作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继续在大庆塔东探区攻关极限地质条件下的油气测试工程技术,实现解放超深层规模油气资源的地质目标。 查看详细>>

来源:能源界 点击量:8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