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网页快照
设立子账户、月底前拨付、适时全面实行……医保直接结算货款新规!
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的方式正在全国加速铺开,未来的医药流通格局或将大变。 近日,河南省医疗保障局河南省财政厅联合发布《河南省集中带量采购药品和医用耗材货款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实施方案》的通知(豫医保办〔2024〕1号)(下称《方案》),加快推进该省建立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机制。 按照“统一标准,联动实施;属地管理,分级结算;积极稳妥,分步推进”的基本原则,河南省此次以设立结算账户、统一结算规程为两大主要任务,同时明确实施范围和进度安排,并通过规范协议管理、统一平台建设、明确任务分工、加强监督管理等保障举措,确保这次《方案》的平稳落地。 业内人士表示,药品和医用耗材货款及时结算是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降低医药企业交易成本、保障药品和医用耗材供应的重要内容。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充分发挥集中带量采购在深化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中的引领作用,全国各地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指导,着力解决医疗机构拖欠企业账款问题。 明晰医保直接结算流程 《方案》首先明确了药品和医用耗材货款及时结算的重要性,要求省级医保、财政部门统一确定直接结算工作实施范围、结算账户、结算流程等政策标准,并建设统一的招采子系统结算模块,做到全省“一盘棋”。 具体而言,河南省各统筹地区提供住院服务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按规定在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采购河南省执行的国家和省级集中带量采购(含全省统一发文执行的省辖市片区联盟、公立医疗机构联盟采购)中选的药品和医用耗材(含集中带量采购备选产品)货款,均纳入医保基金直接结算。不属于中选产品则仍由医疗机构与医药企业自行结算。 《方案》要求,2024年4月起,各统筹地区从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着手,选择1家三级医疗机构和部分覆盖范围广、配送能力强的医药企业开展直接结算试点。根据试点进展情况,适时将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选产品纳入直接结算,逐步扩大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试点范围,并适时在全省推行直接结算工作。 《方案》表示,本次直接结算实施工作的主要任务为设立结算账户和统一结算规程。 首先,各统筹地区医保经办机构统一在医保基金支出户下设立药品医用耗材直接结算子账户进行分账核算,用于支付中选产品货款,接收医疗机构返款,每月向财政部门提交用款计划,财政部门根据经办机构提交的用款计划将资金从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拨入直接结算子账户,用于保障中选产品货款结算。 其次,各统筹地区医保经办机构根据医药企业和医疗机构双方确认后的中选产品货款结算数据,月底前通过直接结算子账户向医药企业拨付中选产品货款,并从相关医疗机构的医保结算款中抵扣。医药企业在收到中选产品货款后及时进行收款确认。 在随《方案》一同发布的附件2-《河南省集中带量采购药品和医用耗材货款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经办规程(试行)》中,河南省明确了直接结算的具体执行时间点和详细经办规程。 河南省集中带量采购药品和医用耗材货款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经办规程整理 随着本次《方案》出台,河南省有望理顺集采中选结果执行后的回款“拖、欠”问题。业内专家表示,医保直接结算将有效解决长期存在的医院拖欠药企货款的三角债问题,及时结清医疗机构与企业集采中选产品货款,将有效降低中选企业交易成本,使得集采的成果也能在回款环节体现。 多地完善医院回款机制 自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常态化开展以来,国家医保局通过“以量换价、量价挂钩”挤出了药品医用耗材虚高的价格水分,群众收益明显。随着医药产品销售毛利大幅降低,流通、渠道利润空间被大大压缩,面对医疗机构拖欠货款、回款较慢等问题时,企业很难“自我消化”。对这些企业而言,及时回款已是当务之急。 医疗机构拖欠医药企业药品、医用耗材货款问题,不仅给医药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资金周转及成本压力,还推高了药品、医用耗材价格,增加群众医药费用负担。目前,大部分医疗机构能够严格落实政策,按时回款,但仍有少部分医疗机构存在集采中选产品货款拖欠问题。 2020年,国务院在《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中提出“推进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的意见》,在落实医疗机构采购结算主体责任的前提下,探索通过在省级药品集中采购机构设立药品电子结算中心等方式,继续推进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 在政策推动下,全国范围内的医院欠款问题整治进度得到不断加快。除河南外,全国已有山东、陕西、江西、贵州、福建、天津、辽宁、湖南等省份均已开始实施带量采购药品和医用耗材货款医保直接结算的政策。 例如2023年8月,湖南省印发《关于实施医保基金直接结算集中带量采购中选产品医药货款的通知》。自2023年10月1日起,湖南在全省范围内实施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和医用耗材货款医保基金直接结算工作。 湖南省医药贷款结算流程 除此之外,医保部门针对医疗机构拖欠回款问题的整治也在不断深入。 2024年4月,广西医保局发布《加大力度治理集采欠款 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一文。据悉,3月16日,广西医保局收到企业反映该区部分医疗机构存在长期拖欠集采品种超声刀货款情况,在精准摸底和客观分析有关情况后,广西医保局召开医用耗材集采结算工作专题视频会,对各市医保部门按照欠款情况和拖欠时间进行全面细致排查梳理。 经过整治后,截至3月底,22家医疗机构的拖欠款项全部完成清欠,企业回款金额601.27万元,有效减轻了企业资金压力。 无独有偶,自2023年4月10日起,广州医用耗材采购交易平台新增广州地市医院欠款情况排行榜功能,对全市公立医院欠款情况进行摸排统计,并按照排名对外公示,每月通报。此前,山东省也对拖欠药械企业货款超1年的8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通报。 事实上,带量采购遵循的核心逻辑就是药品的“量价”问题。医疗机构完成确定的协议采购量,并且按规定及时全额进行货款结算,是保证集采工作平稳、有序、可持续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医保基金直接结算政策的落地,从医保角度更加明晰了医保基金和采购药品的“量价”问题。 专家表示,保证供应和货款及时结算,把量价问题从发现药品真实价格、定量定价采购、依量依价付款,形成了一个完整闭环,降低了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成本,提高了医保基金管理和使用效率,进一步净化了市场环境,将为后续逐步扩大的药械集中采购目标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编辑:chun www.yyjjb.com.cn 洞悉行业趋势 长按关注医药经济报 《医药经济报》 学术公众号 聚焦肿瘤学术前沿 长按关注免疫时间 《医药经济报》 终端公众号 记录药品终端产经大事件 长按关注21世纪药店
From:
系统抽取对象
机构     
(1)
(1)
(1)
活动
出版物     
(3)
(1)
系统抽取主题     
(1)  
(1)  
(1)  
(1)  
(1)  
(1)  
(1)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