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网页快照
中国天眼”发现一批迄今最远中性氢星系
科技日报北京5月10日电 (记者陆成宽)“中国天眼”又有新发现。记者10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基于“中国天眼”FAST的观测数据,由我国科研人员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发现了一批迄今最遥远的中性氢星系样本。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天体物理杂志通讯》。
氢是宇宙中最早形成的元素,通常以中性氢的形式存在。中性氢也是星系中气体循环的重要组成成分,为恒星形成区提供燃料,是研究星系动力学结构的重要探针。中性氢旋转曲线提供了暗物质存在的观测证据,为标准宇宙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坚实基础。
此前,澳大利亚帕克斯射电望远镜南半球天区6亿光年内的星系进行了搜寻,探测到约5000个中性氢星系。美国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对北半球天区8亿光年内的星系进行了搜寻,探测到约3个中性氢星系。这些星系样本首次给出了中性氢星系质量分布,天文学家得以系统地研究中性氢气体与恒星质量、恒星形成率的关系。
此次,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彭勃主持的“中国天眼”超深场巡天项目团队对远距离暗弱中性氢星系开展深度“盲寻”。
“我们在巡天中发现了6个距离地球约50亿光年的中性氢星系,这是迄今用21厘米发射线直接探测到的最远的中性氢星系样本,其中一个星系具有迄今最大的中性氢质量。”彭勃说。
项目团队估算了样本中大质量中性氢星系的密度,发现42亿年前的宇宙中拥有更多大质量的中性氢星系。通过联合美国、俄罗斯的大型光学望远镜进一步观测,科研人员成功找到了这6个远距离中性氢星系的光学对应体。这意味着“中国天眼”为探测遥远中性氢星系提供了新途径。
(责编:王震、杨迪)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From:
系统抽取对象
机构     
(2)
地理     
(1)
(1)
(1)
(1)
活动
出版物     
(1)
(3)
(1)
人物     
(1)
(1)
系统抽取主题     
(1)  
(1)  
(1)  
(1)  
(1)  
(1)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