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欢迎您进入科技信息监测服务平台!登录 | 注册  帮助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编译报道
  •  分类浏览
  • 摘要: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喻子牛研究员团队,在葡萄牙牡蛎四倍体速生新品系选育及产业化应用方面获重要进展,研究团队在应用新型诱导技术成功建立葡萄牙牡蛎四倍体群体后,开展了其持续3代选育,获得的选育系在生长率、存活率和倍性稳定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并应用到了三倍体牡蛎苗种产业上,取得了良好的养殖效果。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水产领域专业期刊《Aquaculture》,副研究员秦艳平为论文第一作者,研究员喻子牛和研究员张跃环为并列通讯作者。

    葡萄牙牡蛎(又称福建牡蛎)是我国产量最高的牡蛎种类,是福建、广东和广西沿海的主要养殖种;但养殖的二倍体因个体较小、品质平庸等导致效益较低。推广三倍体养殖是解决问题和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而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是规模化三倍体生产的根本方法;因此,四倍体良种直接关系其种业升级发展;团队通过葡萄牙牡蛎四倍体的连续选育,获得了优良选育品系。

    国内外尚无关于葡萄牙牡蛎四倍体持续选育和产业应用的报道。该研究对四倍体进行了持续3代的选育,成功获得了一个葡萄牙牡蛎四倍体的快速生长新品系,并对相关性状(生长、存活、性比、倍性组成和优势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选育组的生长率显著快于未选育组,壳高增长的选择优势由第一代(S1)的7.80%提高到第三代(S3)的34.68%;(2)选育代数的增加并未对存活率产生显著影响,两个组别没有显著性差异;(3)随着选育代数的增加,选育组中染色体丢失的个体数量逐渐减少,其四倍体倍性更加稳定;(4)选育组保持完全可育,并呈现雄性比例高的特点。随后,团队把选育系应用到三倍体的产业化应用上,显著提高了葡萄牙牡蛎的养殖效益和三倍体良种覆盖率,在华南沿海获得了良好的养殖效果,为沿海地区牡蛎种业发展做出了有效贡献。该成果得到了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海南省重点研发、福建省科特派项目和广州市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aquaculture.2024.741127

    来源机构: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点击量:0
  • 摘要: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经志友团队,在南海次表层涡旋的形成过程与动力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Physical Oceanography上,博士研究生刘余亿为第一作者,研究员经志友为通讯作者。

    中尺度涡旋蕴含海洋超过90%的动能,是海洋物质能量循环的主要动力载体,同时也是贡献海-气相互作用、海洋生态环境变化的关键动力过程。不同于表层强化的中尺度涡旋,海洋内部次表层涡旋是一类透镜状、低位涡、生命周期较长的特殊涡旋,能够携带源地异常性质水体输送至数千公里以外的海区,且难以被卫星遥感观测所识别,关于其形成、演变过程及动力学机制,目前尚缺乏深入系统的科学认识,更无法直接预报。

    本研究基于高分辨率现场观测并结合再分析资料和位涡动力学分析,从边界层位涡通量收支新视角,揭示了南海典型次表层透镜状涡旋的形成过程与动力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秋冬季大气非绝热强迫驱动的海面浮力损失是次表层涡旋形成的关键条件。秋冬季增强的海面浮力损失产生向上的位涡通量,减小反气旋涡的混合层位涡;次年春季大气热强迫驱动的海表升温,减弱海面浮力损失,逐渐向海表注入位涡,并抬升混合层,从而通过层化封存低位涡水至涡旋内部,最终在地转调整作用下形成海洋内部的透镜状中尺度涡旋。进一步分析表明,南海北部至少20%的反气旋涡在次年春夏季演变成为次表层透镜状涡旋。更重要的是,这些低位涡、透镜状次表层涡旋的形成,主要是由秋冬季海面降温(surface cooling)引起的海表浮力损失和地转调整所驱动,而非风场强迫(down-front wind forcing)。

    本研究基于观测证据揭示了南海次表层透镜状涡旋形成的大气非绝热强迫新机制,对进一步深入认识和理解卫星遥感难以直接观测的全球海洋次表层涡旋及其形成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该研究主要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享航次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完成。

    相关论文信息:Yuyi Liu,and Zhiyou Jing* (2024). Intrathermocline eddy with lens-shaped low potential vorticity and diabatic forcing mechanism in the South China Sea. Journal of Physical Oceanography,54(3),929-948.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175/JPO-D-23-0149.1

    来源机构: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点击量:0
  • 摘要:

    6月12日,《“莆海驭风”海上风电安全联合体创建协议》暨《“海峡清风”党建联盟创建合作协议》签订仪式在莆田举行,标志着福建省首个海上风电安全联合体正式成立。

    据了解,该联合体由莆田海事局统筹协调辖区现有4家风电公司资源推动成立。立足海上风电安全监管职能,联合体采取“业务联合”与“党建联盟”双轨驱动模式,聚焦“共搭协商平台、共筑应急防线、共疏沟通渠道、共拥党建联盟、共办联合活动、共创特色品牌”六大工作任务,以“队伍建设机制、线上轮值机制、流动办公机制、议事协商机制四大机制”保障联合体工作顺利运行。

    未来,各方将从提升风电区域通航安全保障能力、促进信息化智能化新技术运用、运维船舶安全管理、应急保障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等方面发力,攻克海上风电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不断提高莆田海上风电场本质安全水平,提升联合体品牌及党建联盟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共同创建莆田海上风电安全管理示范区。

    来源机构: 中国能源网china5e | 点击量:2
  • 摘要:

    近日,全球多国持续遭遇热浪。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区出现了超过40摄氏度的高温天气,南部信德省此前更是出现52摄氏度的高温,逼近历史极值。热浪也席卷印度,多地气温连续数日超过45摄氏度,已经导致多人死亡。

    那么,今夏我国是否会出现极端高温天气?科技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气候、地形等因素共促高温

    最近一段时间,印度北部、巴基斯坦部分地区出现明显高温天气,平均气温比往年高出2摄氏度至4摄氏度,平均最高气温较常年高出2摄氏度到5摄氏度。

    “与历史同期相比,近期这些地区的高温天气,整体来说还不是特别极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任国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事实上,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在每年3月至6月都会遭遇极端高温天气。

    这次的热浪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以印度为例,地形和气候等因素共同造就了高温天气。

    从地形上看,印度北部紧邻喜马拉雅山脉南侧,南部是德干高原,中间是广阔的恒河平原。平原地区大气层相对较薄,散热能力较差,气温容易迅速攀升。

    从气候角度看,印度所在的南亚地区主要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5月下旬至6月初,南亚季风还没有爆发,印度上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此时天空云量少,降水少,太阳辐射强,土壤湿度低,蒸发消耗的热量少。

    任国玉解释,从春分开始,正午太阳直射点从赤道逐渐北移至印度大陆。同时,印度次大陆北部和西部受到高山阻隔,来自高纬度的冷空气很难吹进来,即便一些偏西北风或偏北风吹进来,气流下山后也会受到焚风效应影响,形成干热风,让天气更炎热。

    2024年或比2023年更热

    2023年形成了一次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

    “一般来讲,厄尔尼诺形成的次年,极端天气将会出现得更频繁。与2023年相比,2024年可能更热,极端天气出现次数或更多。”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说。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郑飞长期从事厄尔尼诺预测与研究工作。他说,2024年全球平均地表气温创造全球高温新纪录的概率达60%。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郑志海认为,2000年以来,我国华北、黄淮、江淮、江南、华南等地的夏季高温事件出现频率呈明显增加趋势。预计今年夏季,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其中华北、内蒙古中西部、华东南部、华中南部、华南、西南地区南部、西北、新疆等地气温偏高比较明显。

    郑志海预测,受今年高温影响最明显的区域或将偏南一些,主要集中在江南南部、华南一带。除此之外,长江流域2022年夏季持续高温干旱天气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异常天气事件,预计今年出现类似事件的可能性小。

    链接

    厄尔尼诺显示结束迹象

    近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最新预测称,2023年至2024年助推全球气温升高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厄尔尼诺已经显示出结束迹象,拉尼娜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出现。

    厄尔尼诺是自然发生的一种与热带太平洋中部和东部海洋表面变暖有关的气候模式。拉尼娜则与之相反,与热带太平洋中部和东部海洋表面变冷有关。拉尼娜常出现在强厄尔尼诺之后,两种现象都与一些地区的持续干旱、洪水等自然灾害相关。

    世界气象组织表示,本次厄尔尼诺在2023年12月达到峰值,是有记录以来最强的5次厄尔尼诺之一。2024年7月至9月期间,出现拉尼娜的可能性为60%;8月至11月期间,这种可能性达到70%。

    世界气象组织指出,虽然厄尔尼诺即将结束,但这并不意味着长期气候变化的暂停,受温室气体影响,地球将持续变暖。(本报记者 华凌)

    来源机构: 中国能源网china5e | 点击量:2
  • 摘要:

    当地时间13日,《科学》杂志封面发表一项来自美国莱斯大学的研究成果,介绍了一种将甲脒碘基钙钛矿(FAPbI3)合成为超稳定、高品质光伏薄膜的方法。在85℃的温度下,经过1000多个小时运行,FAPbI3太阳能电池的整体效率下降幅度不到3%。

    研究人员表示,新方法实现了迄今最佳稳定性能,关键是在FAPbI3前驱体溶液中添加了一些二维(2D)钙钛矿。这些钙钛矿可作为模板,引导块状或3D钙钛矿的生长,为晶格结构提供额外的压缩力和稳定性。

    研究人员解释道,钙钛矿晶体有两种破坏方式:化学上可破坏组成晶体的分子;结构上可重新排列分子以形成不同的晶体。在用于太阳能电池的各种晶体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往往结构最不稳定,反之亦然。FAPbI3属于结构不稳定的那种。

    虽然2D钙钛矿在化学和结构上都比FAPbI3更稳定,但它们通常不太善于捕捉光线,因此不适合做太阳能电池材料。不过,研究人员推测,将2D钙钛矿作为生长FAPbI3薄膜的模板,可能会赋予后者稳定性。为了验证这一想法,他们开发了4种不同类型的2D钙钛矿,并用它们制作了不同的FAPbI3薄膜配方。

    结果显示,2D钙钛矿模板不仅提高了FAPbI3太阳能电池的效率,还提高了电池的耐用性。没带2D钙钛矿模板的太阳能电池在空气中利用阳光发电两天后会显著降解,而带有2D钙钛矿模板的太阳能电池即使在20天后也不会降解。在带有2D钙钛矿模板的太阳能电池中添加封装层,稳定性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新研究可降低制造成本,使结构简化的太阳能电池板重量更轻、更灵活,可能会对光收集或光伏技术产生变革性影响。

    来源机构: 中国能源网 | 点击量:2
  • 摘要:

    钙钛矿发光二极管(LED)是最新兴起的显示技术,如何突破钙钛矿LED红光发射的效率瓶颈?上海大学在《自然》杂志上的最新研究,创造了红光钙钛矿LED发光效率的新纪录。

    6月13日,澎湃新闻(thepaper.cn)记者从上海大学获悉,2024年6月12日,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新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杨绪勇教授研究团队与合作单位团队关于“稳定钙钛矿八面体实现高效红光LED”最新研究成果,以Fabrication of red-emitting perovskite LEDs by stabilizing their octahedral structure为题在国际顶尖期刊《自然》(Nature)上发表。这是上海大学机自学院首篇以第一作者、第一完成单位、通讯作者发表的《自然》论文。

    发光二极管(LED)是新型显示技术的核心部件,更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之首。钙钛矿发光二极管(LED)作为最新兴起的显示技术,具有高色纯度、广色域、加工工艺简单、低成本等优势,是国内外光电器件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作为显示三基色之一的绿光钙钛矿LED的发展十分迅速,而关键的红光钙钛矿LED(620nm-650nm)性能遭遇瓶颈,尤其在高偏压下光谱稳定性差,制约了钙钛矿LED在全彩显示领域的应用。

    传统的单端吸附型配位分子在调节碘基钙钛矿发射光谱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显著降低其荧光量子产率。如何实现高效红光发射而不牺牲钙钛矿的光电性质,一直是制约红光钙钛矿LED性能的巨大挑战。该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利用一种独特的双端有机分子配位“锚定”钙钛矿表面以稳定其八面体结构,成功克服了钙钛矿薄膜光谱调节和光电性质之间的相互制约,从而突破了钙钛矿LED红光发射的效率瓶颈。得到的LED器件在纯红光620nm-650nm范围区间内光谱连续可调,其中638nm发射的LED器件外量子效率(EQE)达到28.7%,创造了红光钙钛矿LED发光效率的新纪录。此外,器件在高达8V的偏压下,辐射复合中心几乎不发生分离,表现出极为优异的光谱稳定性。该研究成果将加速钙钛矿LED的显示产业化进程。

    该研究成果由上海大学联合吉林大学、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等合作完成,其中上海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上海大学杨绪勇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吉林大学的王宁教授和剑桥大学的Neil C. Greenham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杨绪勇教授指导的上海大学2021级博士生孔令媚同学为文章第一作者,上海大学机自学院冯杰、王远志、刘子睿,吉林大学物理学院赵彬、董建超,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Samuel D. Stranks教授、Richard H. Friend教授、孙雨琦博士、季康煜博士、戴霖杰博士、Shabnum Maqbool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云国教授,复旦大学杨迎国教授,浦项科技大学Wanhee Lee和Changsoon Cho教授为论文合作署名作者。

    来源机构: 中国能源网 | 点击量:3
  • 摘要:

    近日,国网浙江电力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离网型风/光/氢燃料电池直流互联与稳定控制技术”项目,在浙江宁波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组织的综合绩效评价。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研究成果对推动氢电混合储能和直流微网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该项目是国家电网公司首个氢电耦合领域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并在宁波慈溪建成了国际首个“电—氢—热—车”耦合的中压直流微网示范工程,实现了电氢热多种形式清洁能源的相互转化及供应的全过程零碳。

    以国网浙江电科院牵头的项目团队历时4年,攻克了氢能支撑的直流微电网发展中面临的离网下多目标能量平衡、氢电混合系统安全防护等难题,实现了电氢耦合直流微网“机理创新—核心装备—工程示范”系统性突破。团队自主研发的大功率多端口直流变换器变换效率、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综合效率2项关键指标实测分别超过97.5%、84.7%,高于国际同类系统标杆值,实现了氢电耦合核心设备100%国产化,氢电转换效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配套示范工程,宁波慈溪氢电耦合直流微网示范工程以“绿电”制“绿氢”,服务制氢、储氢、加氢全环节,入选了浙江省“十四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试点示范工程,在极端工况下能够依托100%新能源实现168小时独立运行。据测算,工程每年产氢超过60万标方,消纳新能源超400万千瓦时,具备每日满足10辆氢能大巴充氢和50辆电动汽车充电的能力。

    接下来,国网浙江电力将抓住氢电耦合技术先发优势,做好第二个氢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紧凑型可再生能源电热氢联产系统模块关键技术”项目的研究和示范应用。

    来源机构: 能源界 | 点击量:1
  • 摘要:

    卫星的“翅膀”能有多薄?约1毫米!装上这对翅膀,在距离地面500公里左右的空中,银河航天灵犀03星正以每秒超过7公里的速度绕地飞行,如同将地面通信基站建在太空中,铺就天地间“信息路”,以解决高山、荒漠等偏远地区的上网问题,充分挖掘商业航天市场的巨大潜力。

    银河航天灵犀03星是我国首款使用柔性太阳翼的卫星。这个单层薄如纸张的“柔性翅膀”是卫星的“超大功率发电机”,为卫星在轨飞行和工作提供能量。

    走进北京银河航天方舟实验室,记者的视线立刻被一张金光闪闪的卫星“翅膀”吸引。它展开长度约9米、宽度超过2.5米,上面布满一片片太阳能电池。“这是灵犀03星柔性太阳翼全尺寸初样产品。”银河航天机热能源部部长杨巧龙说。

    之所以叫柔性太阳翼,是因为它可以像古代的奏折一样折叠。而单层柔性太阳板厚度仅1毫米左右,其中还包括了基板、电池片和电缆。

    “太阳翼是卫星能量的主要来源,柔性基板可以大幅压缩太阳板的厚度与密度,同样质量下面积更大,可以吸收更多的太阳能。”杨巧龙说。

    据介绍,在发射过程中,太阳翼装在火箭里时为折叠状态,主体厚度仅为不到5厘米,未来可以实现十几颗甚至几十颗层层堆叠起来同时发射,降低单颗卫星的发射成本,这将成为低轨商业卫星发射的重要方式之一。

    实现1毫米厚度的柔性太阳翼,是个高难度“技术活”。在此之前,我国在太空中验证并使用的柔性太阳翼有且仅有一个案例,就是在中国空间站上。

    一方面,柔性太阳翼的太阳电池之间是面对面、背对背压在一起的。这样的好处是柔性太阳翼大幅压缩了包络尺寸,但是也由此带来了一系列技术难题。

    “太阳电池是脆性材料,越薄越容易碎裂,所以要精准控制压紧力,压力过大会导致电池直接碎裂,而压力过小,会导致在火箭发射的时候,太阳板之间发生滑移、太阳板损伤。”杨巧龙说,团队创新采用了太阳电池的压紧防护技术,设计使用两块刚性蜂窝板将柔性太阳板“夹紧”。

    另一方面,需要研发一套高性能的展开机构来展开太阳翼。杨巧龙解释称,传统的柔性太阳翼面积动辄100平方米以上,但对于灵犀03星这种中型太阳翼,如果仅仅是将用于超大柔性太阳翼的机构小型化,展开机构仍会很重、体积很大,会将太阳板柔性化带来的成果“吃回去”。

    为此,银河航天针对平板卫星构型特点,研发了剪刀式的展开机构,具有简单可靠、重量轻、收纳比高、可扩展性好的优点。

    “不到一年半时间,我们攻克了数十项核心技术研发难题,包括让脆弱的太阳电池可靠压紧,让太阳翼打开并实现空间三维旋转,以及良好地适应恶劣的太空环境等,实现了产品从地面到太空的全流程研制。”杨巧龙说。

    2023年7月23日,银河航天灵犀03星成功发射,为我国巨型低轨通信星座的快速部署提供了技术支撑。目前,银河航天基于自主研制的8颗低轨宽带通信卫星,构建起我国首个低轨宽带通信试验星座“小蜘蛛网”,可以实现连续30分钟的宽带通信。

    如今,在深山、深海以及低空领域,“小蜘蛛网”已在空地海等多场景进行低轨应用示范。

    “批量化生产的卫星不断发射,大量卫星接续围绕地球运行,组成覆盖全球的卫星网络,将有助于解决深海、荒漠、山区等地面通信欠发达区域的上网难题。”银河航天公共事务总经理徐颖说。

    业内人士表示,我国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卫星互联网产业链,星箭制造及发射能力正快速提升,地面设备制造和卫星运营及服务行业潜力巨大。艾媒咨询预计,今年商业航天市场规模约为2.34万亿元。

    徐颖表示,银河航天正在与产业链上下游合力攻关,开展新一代通信卫星的研制工作,未来将用于支持手机直连卫星星座的建设,全天候提供无缝实时网络覆盖。

    来源机构: 中国能源网 | 点击量:1
  • 摘要:

    国际能源网获悉,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2024年6月13日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调整的公告。

    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4年6月13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降低190元、180元。调整后,各省(区、市)和中心城市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见附表。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及其他原油加工企业要组织好成品油生产和调运,确保市场稳定供应,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各地相关部门要加大市场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查处不执行国家价格政策的行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消费者可通过12315平台举报价格违法行为。

    附:各省区市和中心城市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

    来源机构: 国际能源网 | 点击量:1
  • 摘要:

    国际机构相互矛盾的供需前景预测,美国进口量骤增,石油库存增长,让交易商无所适从,然而数据显示美国通胀正在缓解,可能为美联储降息和提振经济开辟道路,国际油价在盘中振荡后继续小幅上涨。周四(6月13日)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2024年7月期货结算价每桶78.62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上涨0.12美元,涨幅0.15%,交易区间77.67-78.89美元;伦敦洲际交易所布伦特原油2024年8月期货结算价每桶82.75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上涨0.15美元,涨幅0.18%,交易区间81.8-83.05美元。

    国际能源机构在周三发布的2024年《石油中期展望》的报告中表示,未来几年石油需求增长将放缓,全球需求将在2029年达到峰值,而产量上升将在二十年代导致严重供应过剩。预计在本年代结束时,全球石油需求将稳定在每日1.06亿桶水平,2023-2030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仅仅增加320万桶,这得益于航空燃料和石化行业原料使用量的增加。

    国际能源署在年度报告中表示,与近年一样,亚洲最大经济体将支撑石油需求增长,中国石油需求增长将由石化行业推动,而印度的运输燃料将大幅增长。相比之下,发达经济体的石油需求预计将继续结构性下降,从2023年的约每日4600万桶降至2030年的每日不到4300万桶,为199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国际能源机构预测,到2030年,全球过剩供应能力可能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预计到2030年,全球石油日均总供应能力为1.138亿桶,比当前增加600万桶,比预计的全球日均需求1.054亿桶“惊人的”高出800万桶。这种全球石油产能过剩的预期可能会颠覆欧佩克及其减产同盟国目前采用的市场管理策略,对全球原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欧佩克月度报告预测2024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1.0446亿桶,2025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1.0631亿桶。美国能源信息署月度报告预测2024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1.0299亿桶,2025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1.0452亿桶。国际能源署月度报告预测2024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1.032亿桶,2025年日均约1.04亿桶。

    与以往一样,每当国际能源署石油峰值论预测发布后,欧佩克秘书长都要以一些事实给予驳斥。周四,欧佩克秘书长盖斯在一份报告中写道,石油需求峰值不会出现,需求峰值论是一种危险的言论,尤其是对消费者而言,只会导致能源波动达到潜在的前所未有的规模。”他写道:“国际能源署曾经表示,汽油需求在2019年见顶,但汽油消费量在2023年达到创纪录水平,今年实际上还在继续上升。”

    盖斯接着说,“当然,我们都想降低排放,但与此同时,我们都需要充足、可靠和负担得起的能源供应,两者不能脱钩。”他还说,“数十亿人尚未获得能源,而石油需求继续增加。鉴于我们今天看到的真实趋势,我们认为石油需求不会在十年内达到峰值。”

    本周一国际油价强劲反弹,周二以来持续小幅收涨,市场在等待更为清晰的影响美联储利率的消息。美联储周三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不变,并有可能今年仅下调一次,低于此前预测的降息三次。较低的利率通常会促进经济增长,并提升原油需求。如果今年减少降息次数可能意味着 原油价格上涨空间减少。

    投资银行和石油经纪公司的分析师都在挺涨,不知道是否职业所致。这些机构多数分析师认为,在2025年石油供应量放松之前, 石油市场至少会在第三季度收紧供应。投资银行Redburn Atlantic的分析师Peter Low预计,第三季度的石油缺口为每天170万桶,第四季度为每天150万桶,明年才会出现盈余。

    渣打银行重申了此前的评估,即市场不仅能够消化欧佩克及其减产同盟国的额外产量,而且今年下半年可能出现供不应求,并延续到2025年。渣打银行分析师预测2024年第三季度出现特别大供应缺口每日为190万桶。在需求方面,渣打银行预计全球石油日均需求在2024年增长168万桶,2025年日均需求增长141万桶,比年初的预测分别上调了30万桶和14万桶。

    石油经纪公司PVM的分析师Tamas Varga在周四的一份报告中说,“市场反应和油价持续上涨表明,需求增加以及随之而来的全球石油库存量下降是一个时间问题,而不是一个是否会发生的问题。但是就像降低利率一样,它会比预期来得晚,油价上涨的路径不会是一条直线。”

    美国能源信息署将2024年原油价格预测每桶下调逾3美元,尽管该机构预计油价将在今年下半年反弹,但是在4月至5月期间布伦特原油价格每桶下跌了8美元。美国能源信息署在6月份《短期能源展望》中说,“尽管我们预计油价将从6月初的水平上涨,但5月份低于预期的布伦特价格意味着我们对2024年的预测为每桶84美元,比我们5月份的预测低4%。”

    美国能源信息署对2024年布伦特原油价格的预测比前一个月的估计每桶87.79美元下调了3.64美元。同时预测2024年WTI价格每桶79.70美元,比上次预测下调了3.35美元。美国能源信息署预计,到2025年,布伦特原油平均价格将达到每桶85.38美元,WTI原油平均价格将达到每桶80.88美元,均与上月的预测持平。

    来源机构: 国际石油网 | 点击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