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欢迎您进入科技信息监测服务平台!登录 | 注册  帮助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编译报道
  •  分类浏览
  • 摘要: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2076127)等资助下,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前瞻交叉研究中心钱小石教授团队在电卡制冷器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高能效自驱动高分子制冷器件(Self-oscillating polymeric refrigerator with high energy efficiency)”为题于2024年5月8日在线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上。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7375-3。

    电卡制冷技术具有电能损耗小、能效高、零温室效应潜能以及易于小型化、轻量化等优势,有望替代现有制冷剂。研究团队利用分子缺陷修饰的方法,通过调整高分子中的缺陷比例,使得目标高分子在外加电场(66.7 MV/m)下,表现出9 K的绝热温变和1.9%的面内应变。改性后的高分子薄膜无需额外的机械驱动力输入,在电场作用下同步产生位移和冷热变化,实现了材料即器件、器件即材料的自驱动制冷效果。

    该器件能够在制冷和热泵工况下拉开大约4 K的温宽。研究人员将传统制冷系统测试技术引入电卡制冷系统性能测试中,搭建了适用于薄膜电卡制冷系统的焓差台,并分别独立地严格控制热源和热沉的温度。测试结果表明,在4 K工作温宽条件下,该器件可以输出2.7 W/g的制冷功率密度,对应的COP为24,实现了约32%的热力学完善度。由于无需外加驱动部件,器件空间利用率高,其单位空间上的制冷功率密度相比于其他电卡制冷器件提升了近百倍。此外,凭借其轻质、体积小、能耗低和柔性等诸多优势,该器件可以对小空间内的芯片等发热元件进行实现针对性、高效率和智能化制冷。

    图 (a)铁电高分子的电卡制冷效应;(b)铁电高分子的电致伸缩效应;(c)自驱动电卡制冷器件热力学循环;

    (d)电-力、电-热双功能薄膜制冷系统运行模式;(e,f)分布式、轻量化、高能效的芯片降温应用效果

    来源机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点击量:1
  • 摘要:

    近日,在皖北煤电恒源煤矿探查治理现场,随着二水平南翼煤柱工作面D4钻孔最后一段致裂作业的圆满结束,这标志着由中国煤科北京中煤承建的国内首例孤岛工作面顶板地面超前分段致裂项目成功实施。该项目的成功实施,有效破解了恒源煤矿二水平南翼煤柱工作面冲击地压危险难题,提升了矿井安全管理水平,实现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预计解放煤炭资源102万吨。

    恒源煤矿二水平南翼煤柱工作面3面环采空区,为孤岛工作面,工作面井下周边及中间均有已掘巷道,地面三面被塌陷区湖泊围绕,由于其复杂的顶板结构、相对集中的应力环境,主孔施工面临成孔困难、压裂难以精准控制等技术难题,仅依靠井下致裂技术无法安全高效释放顶板压力,给矿井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

    北京中煤凭借精准导向及钻孔轨迹实时控制技术,成功解决了主孔绕巷、大孔径成孔及小曲率半径轨迹控制等钻探难题,同时利用水力喷砂射孔定向压裂技术、地面微震监测和井下视频监控等手段,顺利实现了井下掘进与地面致裂平行作业,开创了国内孤岛工作面坚硬顶板地面超前分段致裂先河。

    同时,该项技术还可创新性的应用在水利、市政的地层注浆加固工程,为不良地层治理提供了新路径,对地灾治理技术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

    来源机构: 国际煤炭网 | 点击量:0
  • 摘要:

    工人远程采煤掘进?这不是科幻片。

    掘支运一体化快速掘进系统“煤海蛟龙”、我国首台套大功率自动化定向钻机“乌金穿山甲”、国内外运输能力最大的“奔牛”刮板输送机……近日,一批硬核产品亮相2024年中国品牌博览会。

    这些“宝藏产品”让“挖煤”这件事变得更智能化。

    其中,明星产品“煤海蛟龙”,是中国煤科自主研发的以掘锚一体机为龙头的掘支运“三位一体”快速掘进系统,攻克了掘锚平行、全宽截割、自动支护、柔性运输、协同控制等核心技术,多次创巷道掘进世界纪录。

    “乌金穿山甲”全液压自动化定向钻机,可在煤矿井下遥控和地面远程控制,对钻探全过程信息化管理,为透明工作面构建提供了基础数据,能实现3000米以上深度定向钻孔施工。

    煤炭被采煤机采下来后,如何从地下运输出来?“奔牛”刮板运输机给出答案:这款10米超大采高智能刮板,输送能力能达到8000吨/小时,使用寿命预计超过1亿吨,是目前国内外运输能力最大、设计寿命最长、智能化程度最高的井工煤矿工作面刮板输送装备。这个大“大家伙”,可以解决大运量重载启动、牵引销排承载能力提升、链条张力动态自动调节等一系列技术难题。

    还有一些灵巧的“小家伙”——机器人家族:“翱翔者3”本安型挂轨巡检机器人擅长在有限的空间实施超长时间巡检,结合智能技术代替人的眼、耳、手,全面代替人工完成日常巡检;“领航者3”巡检机器人能够感知环境信息,实现自主路径规划、自主识别仪表、环境数据采集等自主巡检功能;“先行者”危险救援机器人,能第一时间进入灾区,建立伤员与救援人员的信息通道,为幸存者提供氧气和生存物资,降低人员的伤亡。

    “智能操作岛”更像是负责调度的“大脑中枢”。它是实现煤矿综采工作面“地面规划采煤、装备自动执行、面内无人作业”无人化智能开采模式的重要技术平台,让工作面生产过程既可看到,也能听到,地面生产人员可及时准确掌控工作面生产作业状态。

    据悉,央企中国煤科还将推出3款重磅品牌产品,包括煤层装机功率最大、满截深牵引速度最快、截割精度最高的MG2×250/1200-WD 系列高效开采智能化采煤机,可实现全生命周期地质信息和工程信息共享、协同以及三维交互可视化分析的透明地质保障系统,建成“地面规划采煤、装备自动执行、面内无人作业”的煤矿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技术与装备,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来源机构: 国际煤炭网 | 点击量:0
  • 摘要:
    5月16日6时41分,由上海电气供货的漳州核电1号汽轮发电机组首次冲转至1500rpm并稳定运行。经主控和现场检查确认,本次非核冲转过程汽轮发电机组状态良好,整体温度振动数据优良,各项参数指标均满足验收标准,漳州核电1号机组非核蒸汽冲转试验一次成功。漳州核电1号机组为中核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的首台机组,也是上海电气首台额定功率达1200MW等级的核电汽轮机发电机组。项目规划建设6台核电机组,其中1-4号汽轮发电机设备均由上海电气设计和供货,1号机组目前已完成非核蒸汽冲转,2-4号机组也处于紧锣密鼓的建设阶段。据了解,非核冲转是核电工程提前检验汽轮发电机组及常规岛系统运行质量的重要试验节点,主要通过“非核”方式提供一定参数的蒸汽,使其冲转汽轮机,通过对汽轮机安全运行及升速过程中各种轴承的振动幅度数值与相位的符合度和临界转速的实测,验证汽轮发电机组各调控设备和保障设备能否正常使用,因此非核蒸汽冲转对整个项目调试意义重大。
    来源机构: 能源界 | 点击量:0
  • 摘要: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近日印发《制造业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提升指南(试行)》(简称《指南》)。《指南》以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导向,从6个方向引导制造业企业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

    6个方面分别是加强企业供应链多维协同、实现企业供应链管理精益化、加快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健全企业绿色供应链体系、构建企业全球供应链网络、提升企业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深度融合,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处于关键阶段。企业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体,高效安全的供应链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健全企业绿色供应链体系方面,《指南》要求,大力推动绿色供应链设计。企业应将低碳化、循环化理念融入供应链设计全过程。优先选择可再生、可降解等绿色材料,逐步减少非绿色材料种类和使用量。

    《指南》还要求,供应链主导企业要积极探索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牵头或参与制修订行业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鼓励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开放共享碳排放数据;鼓励大型企业联合行业协会等加大培养碳足迹核算人才力度,面向行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提升行业碳足迹核算能力。

    贵州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绿色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再杰认为,产品碳足迹包括产品从原材料加工、运输、生产到出厂销售全流程所产生的碳排放量总和。当前,应指导能源、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交通、建筑等相关行业协会、企业规范数据库建设,尽快形成企业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的公共政策环境。

    来源机构: 能源界 | 点击量:0
  • 摘要:

    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是国家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5月20日,安徽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新闻发布会举行,由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罗宏发布全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最新统计数据,并回答记者提问。近年来,安徽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营收规模连创新高,2021、2022年连续突破3000亿元和4000亿元台阶,2023年达到6121.9亿元、实现两年翻番,其中光伏制造业营收超2900亿元、跃居全国第3位,产业发展优势持续增强,在全国产业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升。 罗宏介绍,在顶层设计方面,安徽先后制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编制产业链图谱和“双招双引”路线图,特别是制定了皖北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突出产业集群和重点园区两大抓手,高起点、高标准推进皖北新能源产业集群建设。2023年,皖北地区新能源产业落地项目数、投资额占全省比重分别达到34.4%、28.4%,仅滁州市新能源产业产值规模就超过2000亿元。

    在科技引领方面,安徽坚定不移走“科创+产业”的路子,持续强化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一方面,积极布局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拥有国家级平台13家、省级平台364家,涌现出一批标志性引领性自主创新成果。另一方面,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举办产学研用对接会,24家企业与科研院所签约,13项科研成果获得推广应用;推动科技场景要素对接,发布首批产业应用场景28个、场景解决方案68个。

    与此同时,安徽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坚持产融一体,金融赋能日益增强。坚持深化政银战略合作,与9家省级银行建立战略合作,2023年,银行授信7472亿元、同比增长118%;发放贷款1959.7亿元、同比增长68.4%。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举办产业银企对接会,合作银行与285家链上企业成功签约,总金额1450亿元。构建产业基金体系,打造总规模400亿元母子基金矩阵,组建完成120亿元规模的主题母基金,已立项子基金13支,总规模210亿元,储备项目168个、拟投资130.95亿元。

    如何继续推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罗宏表示,安徽将继续大力开展“双招双引”,着力优化产业生态,以皖北地区新能源产业振兴为重点,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定位,以兵团式、阵地战模式统筹谋划推动产业发展,引育国内外龙头企业聚集群、提品质、补链条、拓市场,全面提升产业规模和核心竞争力。同时,以市场逻辑、资本力量和平台思维谋划推动产业集群建设,奋力开创安徽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来源机构: 能源界 | 点击量:0
  • 摘要:
    5月21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公布1-4月原煤产量前十名企业排名。排名前10家企业原煤产量合计为7.4亿吨,同比减少4163万吨,占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的50.0%。具体情况为:国家能源集团20716万吨,下降0.5%;晋能控股集团10922万吨,下降23.8%;山东能源集团8744万吨,同比增长17.1%;中煤集团8665万吨,同比下降1.3%;陕煤集团8259万吨,同比增长0.8%;山西焦煤集团4934万吨,同比下降19.3%;华能集团3828万吨,同比增长3.6%;潞安化工集团2833万吨,同比下降18.8%;国电投集团2651万吨,同比下降3.2%;淮河能源集团2367万吨,同比下降4.0%。
    来源机构: 能源界 | 点击量:0
  • 摘要:

    5月21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5月份新闻发布会召开,新闻发言人李超通报1—4月份发用电有关情况。

    从发电量看,1—4月份,全国规上工业发电293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4月份发电6901亿千瓦时,增长3.1%;其中,火电、水电、核电、太阳能发电分别增长1.3%、21.0%、5.9%、21.4%。

    从用电量看,1—4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9.0%;分产业看,一产、二产、三产和居民生活用电量分别增长10.1%、7.5%、13.5%和10.8%;分地区看,11个省(区、市)用电增速超过10%。4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7.0%。

    来源机构: 能源界 | 点击量:0
  • 摘要:

    5月20日,国家发改委、国家数据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四部门发布《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

    其中指出,积极发展绿色智慧协同模式,鼓励有条件地区推进省市县一体化碳达峰、碳中和数智化管理,开展重点行业和区域碳排放监测分析,在产业园区、商务区等建设零碳智慧园区、绿色智能建筑。加快推动城市建筑、道路桥梁、园林绿地、地下管廊、水利水务、燃气热力、环境卫生等公共设施数字化改造、智能化运营,统筹部署泛在韧性的城市智能感知终端。推动综合能源服务与智慧社区、智慧园区、智慧楼宇等用能场景深度耦合,利用数字技术提升综合能源服务绿色低碳效益。推动新能源汽车融入新型电力系统,推进城市智能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

    来源机构: 能源界 | 点击量:0
  • 摘要:

    沿着锡林郭勒盟白音华经济开发区公路一路向东行驶,白音华蒙东煤业公司新建设的全区单体最大条形储煤料场出现在眼前。

    据介绍,白音华蒙东煤业公司投入1.61亿元建设了40万吨条形料场封闭项目,项目于2022年6月开工建设,条形料场长400米,宽200米,高53米,总面积达8万平米,可一次性存储40万吨原煤。

    目前,项目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施工人员正在安装除尘设备、消防设施、气体检测、视频监控等系统,预计在2024年下半年竣工投入使用,据负责人介绍说,封闭式条形料场内部设有除尘装置,项目投运后,可有效降低原煤储存、运输期间产生的粉尘,还可保证原煤不受风吹雨淋的侵蚀,从而保证煤质。

    据了解,该公司位于锡林郭勒盟白音华经济开发区内,是集煤炭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国有大型现代化露天煤矿,属于我国能源重点发展地区13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的蒙东基地,该公司年产煤炭达2000万吨。

    尘土飞扬、机器轰鸣、满山荒芜,这是很多人以前对煤矿的第一印象,但是按照现代化标准建设的白音华蒙东煤业公司矿区却是绿树成荫、花草葱茏,这些变化,源自西乌珠穆沁旗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该公司始终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积极响应国家建设绿色矿山的政策方针,围绕“安全、智能、绿色、高效”工作主线,持续将绿色低碳环保理念贯彻到企业发展中,结合地区自然条件,致力打造“自维持、免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建设“林、草、矿”三位一体的人工生态型矿区,截至2023年底,已完成生态修复面积3.19万亩,栽植乔木2.55万株、灌木232.31万株,修筑各类排水沟3.94万米,投入治理资金3.54亿元。

    近年来,西乌珠穆沁旗在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总面积50平方公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投入达12亿余元。

    自2020年起,西乌珠穆沁旗将绿色矿山建设、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制定印发了《西乌旗绿色矿山建设规划(2022—2025年)》;每年定期召开绿色矿山建设现场会,定期聘请相关专家对矿山企业进行指导,将高标准、严要求贯穿到所有工作中,用高频率地督促、检查、整改,全面提高全旗绿色矿山建设水平。

    2023年7月,锡林郭勒盟绿色矿山建设提质增效实地检查工作中,西乌珠穆沁旗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成效在全盟排名第一。

    西乌珠穆沁旗委政府仅仅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工作,严格矿权准入监管和日常监管,加大矿产资源执法监察力度,通过对新上采矿项目的严格把关和加快资源枯竭矿山及小型矿山的关闭退出,矿业开发秩序得到了进一步规范;截至目前,累计关闭资源枯竭或生产规模为小型的采矿权28家。

    通过一系列措施,全旗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有效治理,草原植被和土壤得以修复,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显著,有力推进了建设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工作。

    来源机构: 能源界 | 点击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