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海洋数据库
  • 摘要: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at Austin)于2002年发射的双卫星系统——“重力恢复和气候实验”(简称GRACE),其近20年详细的地球测量数据能帮助我们了解全球气候模式。该文章已在最近一期的《自然气候变化》(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上发表。GRACE项目的主要成果包括:

    1.确定格陵兰岛每年的冰量损失为2580亿吨,而南极则为1370亿吨,这与全球变暖的模式吻合。极地和山区的冰损失量是GRACE运行前的三倍。

    2.确定流入海洋中的融冰对全球海平面每年增加3.7mm的贡献量为2.5mm。GRACE能够测量海洋中增加的热量,并提供与区域热量吸收有关的位置信息。观测数据证实,大部分变暖发生在水深2000米以上的区域。

    3.确定在37个最大的陆基含水层中,有13个发生了临界质量损失。这种损失既与气候影响有关,也与人为影响有关,造成供人类使用的清洁、新鲜淡水供应减少。

    4.GRACE数据为美国干旱监测组织提供了重要信息,并揭示了世界各地的干旱和含水层枯竭的原因。

    该项目由UT的科克雷尔工程学院空间研究中心(CSR)主持,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与德国航空航天中心共同合作。

    航空航天工程与工程力学系百年名誉主席、GRACE调查员ByronTapley认为,UT的德克萨斯高级计算中心(TACC)在这一国际项目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随着对GRACE科学成果交付需求的不断增长,TACC支持这些需求的能力也在增强。从最初的概念证明到更苛刻的计算系统、支持更丰富的科学成果套件,GRACE实现了无缝对接。

    GRACE数据系统是高度分布式的,需要通过国际网络进行大量数据存储和计算。尽管最终数据产品由TACC生成,但德国的波茨坦地球物理中心和NASA的喷气推进实验室(JPL)也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首先,数据从卫星被依次传输到德国中心和JPL,到达JPL后将主要测量值转换为由GPS、加速度计、姿态四元数和每个卫星在一个月的观测期内收集的高精度卫星间距值组成的地球物理测量值。

    Tapley还提到,利用地球不断变化的重力模式来解释地球系统相互作用的主要变化是一种概念化的技术手段,他们是第一个能满足地球科学界不同测量水平需求的团队。

    目前,GRACE后续任务将继续发挥作用,对整个地球系统的质量变化进行第二次代际测量,以期通过较长的数据间隔更清楚地了解地球气候模式随时间的变化。

    (刘雪雁 编译)

    图片源自网络

    来源机构: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 点击量:127586
  • 摘要: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研究人员首次绘制了世界海洋浮游植物的分布图,并调查了影响这种分布的环境因素。得出的结论是,浮游生物多样性只是部分与以前关于赤道和两极之间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理论相一致。世界海洋中大约有10000到20000种不同的物种,浮游植物的多样性极其丰富。这些浮游植物构成了海洋生态系统和地球上生命的一个关键要素,产生的氧气超过了世界上所有雨林的总和,它们也是海洋食物链的基础。然而,迄今为止,对浮游植物的地理和季节多样性知之甚少。虽然研究人员基本确认了浮游植物的种类,但对其出现的时间和地点研究较少。5月初,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平台在其最新报告中指出,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地球上100万已知物种正面临灭绝的威胁。然而,对于许多重要的物种,特别是世界上最小的海洋生物浮游生物物种,人们对其分布和多样性的了解非常少。

    最近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成果中,研究人员模拟了530多种浮游植物的时空分布。作为分布图的基础,他们使用了来自世界各地海洋的大约70万个水样。研究表明,热带水域全年度都拥有着最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群岛、印度洋的部分地区和赤道太平洋,浮游植物的多样性特别高。在亚热带地区,生物多样性在南北纬30度以上明显下降,在55度左右达到最低值。然后,向两极延伸时生物多样性又略微回升。出人意料的是,极地海洋呈现出比中纬度更大的多样性。全球物种分布和多样性通常与环境温度趋势密切相关。

    物种多样性通常向两极持续下降,在两极通常处于最低水平。温度可能是导致这种下降的直接原因。根据代谢理论,高温加速新陈代谢、遗传物质突变和物种形成。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热带物种比中纬度地区和极地地区丰富,也与人们所预期的相吻合。但是浮游植物的行为并不总是符合这一理论。显然除了温度以外,还有其他因素影响着浮游生物的多样性。其中两种可能是强洋流和湍流,它们在中纬度地区很普遍,但在极地或热带海洋中较少。这些纬度的季节性波动和海洋湍流可能会抑制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即使这里的温度高于极地海洋的温度。中纬度地区的浮游植物多样性,不同于热带地区,随季节变化很大。尽管中纬度地区的物种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是恒定的,但物种组成在一年中会发生变化:与热带海洋相比,这里的多样性在一年中都是动态变化的。

    (吕钊编译)

    图片源自网络

    来源机构: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 点击量:130239
  • 摘要:

    由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主持的有史以来第一次全球海洋病毒生态多样性调查项目于4月25日在《细胞》(Cell)杂志上发表了其研究成果,确定了近20万种海洋病毒物种(远远超过此前水域的海洋调查所知的15000种)以及培养的微生物病毒可获得的约2,000种基因组。该成果对于理解从进化到气候变化等问题有着重要意义,因为这有助于创造地球的新图景,并了解它如何受到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研究表明,20万种病毒在整个海洋中被分成五个不同的生态区,考虑到海洋的流动性和许多海洋区域的复杂性,这令人意想不到。此外,尽管大型生物范例认为物种多样性在赤道附近最高,而在极地附近最低,但研究人员收集了大量的北极样本,与之前的海洋生物研究相比,在北冰洋发现了一个生物多样性热点。

    研究所用样本来自不同地理区域不同深度的海水,是由一支轮流的科学家团队在2009年至2013年间收集的。收集之后,样品经过过滤并被运回约十几个不同的实验室进行分析。研究人员不仅研究了病毒的水样,还研究了其他微生物和其他生物。这项研究对于了解海洋微生物如何影响地球大气层具有重要意义。

    过去20年左右,人类呼吸所需的一半氧气来自海洋生物。此外,海洋吸收了大气中一半的二氧化碳。由于复杂的化学反应,表层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使海洋酸化,但是,如果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碳和生物质,那么它就会变成微粒并沉入深海。这对于帮助缓解人类引起的气候变化是一个很好的结果,而且了解海洋病毒所在的位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种海洋“碳泵”。

    研究人员表示,对海洋病毒的分布和丰度进行更全面的了解将有助于确定应该用于进一步研究的病毒种类。此外,基于该研究的地图为未来的其他收集工作奠定了基础,有助于了解微生物水平随的时间变化,以应对季节变化和气候变化。之前的海洋生态系统模型通常忽略微生物,很少包括病毒,但我们现在知道它们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李亚清 编译)

    图片源自网络

    来源机构: 每日科学 | 点击量:131865
  • 摘要:

    由来自哈立德?本?苏丹生命海洋基金(Khaled bin Sultan Living Oceans Foundation,以下简称海洋基金)和迈阿密大学海洋与大气科学学院的科学家开展的一项研究,提供了一种利用地球轨道卫星和野外观测来精确绘制珊瑚礁图谱的新方法。该图集是为期10年的全球珊瑚礁探险的结果,也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包含超过15个国家共计65000平方公里的1000多个偏远珊瑚礁和周围栖息地的全球珊瑚礁地图集,目前已发表在《珊瑚礁》(Coral Reefs)期刊上。

    高分辨率珊瑚礁地图包含浅水海洋栖息地的信息以及主要探险要地点的海草床和红树林信息。所有这些沿海栖息地都是热带沿海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有助于过滤水源、保护海岸免受风暴侵袭,并为商业和自给性渔业提供关键的苗圃栖息地。但目前正面临来自沿海开发、过度捕捞和气候变化等越来越多的威胁。

    为了开发新模型以准确绘制珊瑚礁地图,科学家们从全球珊瑚礁探险队进行的调查中收集了数据,并使用超高分辨率卫星图像推断位置,通过将地图与记录珊瑚礁精确坐标的视频进行比较,验证新映射方法的准确性。

    海洋基金临时首席科学家、迈阿密大学教授Sam Purkis提到,保护珊瑚礁就必须知道它的位置和数量。对珊瑚礁进行这样的了解很有挑战性,因为它们位于水下,较难观察。通过这项研究,他们发掘了利用卫星图像在全球范围内制作珊瑚礁地图的可能性。卫星、飞机和无人机成像技术将成为应对全球范围内珊瑚礁危机的重要工具。

    高分辨率珊瑚礁地图集并不涵盖所有世界各地的珊瑚礁,但覆盖了主要珊瑚礁的最有意义部分。它还提供了急需的2017年大规模珊瑚礁白化事件之前的健康基线数据。目前这种数字资源已经向公众开放,以便政府和保护组织可以使用这些地图来保护和恢复其后代的珊瑚礁。

    研究人员估计,由于气候变化和其他人类压力的影响,全球一半以上的珊瑚礁在过去40年里已经消失了。珊瑚礁地图可以帮助当地资源管理者确定最可能需要保护的区域。

    海洋基金的科学管理主任Alexandra Dempsey认为,珊瑚礁地图集提供了珊瑚礁所处位置及其健康状况的快照,科学家将使用这些栖息地图作为基线数据来帮助跟踪珊瑚礁成分和结构随时间的变化。

    (傅圆圆 编译)

    图片源自网络

    来源机构: 美国迈阿密大学 | 点击量:130882
  • 5   2019-02-27 中国科技资源网-海洋仪器     
    摘要:

    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于2013年获科技部批准组建。

    “工程中心”的建设目标为:成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及工程化示范基地、共享技术标准规范的研发和推广基地、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的培养基地、科技资源信息服务中心,在全国科技资源现代服务业中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在科技部平台中心的业务指导下,工程中心承担国家科技平台门户系统建设与运维、海量科技资源信息管理与服务关键技术研究、科技资源推广服务及相关人才培养等工作任务,为我国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体系完备、队伍稳定、开放共享的科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有效支撑我国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推动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

    海洋仪器数据库链接:

    http://www.escience.net.cn/escience/getResourceList.action?classifyOne=%E4%BB%AA%E5%99%A8%E8%AE%BE%E5%A4%87&classifyTwo=%E6%B5%B7%E6%B4%8B%E4%BB%AA%E5%99%A8

    来源机构: | 点击量:11472
  • 摘要:

    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于2013年获科技部批准组建。

    “工程中心”的建设目标为:成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及工程化示范基地、共享技术标准规范的研发和推广基地、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的培养基地、科技资源信息服务中心,在全国科技资源现代服务业中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在科技部平台中心的业务指导下,工程中心承担国家科技平台门户系统建设与运维、海量科技资源信息管理与服务关键技术研究、科技资源推广服务及相关人才培养等工作任务,为我国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体系完备、队伍稳定、开放共享的科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有效支撑我国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推动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

    数据库链接:

    http://www.escience.net.cn/escience/getResourceList.action?classifyOne=%E7%A7%91%E5%AD%A6%E6%95%B0%E6%8D%AE&classifyTwo=%E6%B5%B7%E6%B4%8B%E7%A7%91%E5%AD%A6%E6%95%B0%E6%8D%AE&currentPage=1&workUnit=&resName=

    来源机构: | 点击量:28090
  • 摘要:

    原标题:我国发布首个海洋天然产物三维结构数据库 让更多研究成果惠及全球

      近日,在“2018年全球海洋院所领导人会议”上,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发布海洋天然产物三维结构数据库,3.1万个海洋天然产物的准确三维结构等重要数据将向全球开放共享。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药源宝库,迄今为止,人们已经发现了约3万个结构新颖、活性多样的海洋天然产物。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及中国海洋大学等多家单位,联合开发了首个海洋天然产物三维结构数据库,该数据库约含有3.1万个海洋天然产物的准确三维结构,可直接用于虚拟筛选与智能药物设计。

      “打造‘蓝色药库’是人类的共同事业,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参与。我们开放数据库,希望为人类的健康事业造福。”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表示,这个三维结构数据库是“蓝色药库”的基础数据库,将会提升海洋药物开发的速度与效率。

      据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创新药物筛选与评价平台主任杨金波介绍,全球范围内海洋药物研究遇到的主要问题就是资源获取问题,如何从数万个天然产物中筛选、开发新药是构建“蓝色药库”的关键。经过两年的时间,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联合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18个团队、100多名专家协同攻关,通过从海洋微生物、矿物、动物当中提取天然产物,构建了精确的三维结构数据库。目前,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已经完成170余个美国FDA批准的肿瘤药物靶点对海洋化合物数据库的精确筛选,发现1000余个具有开发前景的抗肿瘤药物苗头分子,经过有机合成、生物实测、药理药效分析和临床前试验,发现了诸多可开发为海洋药物的先导化合物,海洋药物筛选准确率由20%以下跃升到70%以上。

      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高性能科学计算与系统仿真平台主任魏志强表示,海洋天然产物三维结构数据库的发布体现出几个方面的交叉。第一是平台的交叉。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两个重要的平台——新药筛选平台、超算平台的交叉融合使得三维数据库的建设有了可能。第二个交叉是学科的交叉,药物的研发设计和信息领域的超级计算机的交叉。原来传统的一款新药的研发周期大概要10到15年,成本要10亿美元到15亿美元,通过超算则可以大大降低成本、缩短周期。这些交叉融合也是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平台型效应的集中体现

    来源机构: 中国海洋网 | 点击量:567331
  • 摘要:

     原标题:我国海岛逾1.1万个已建成涉岛保护区194个

      7月26日,自然资源部发布2017年海岛统计调查公报。公报显示,我国共有海岛1.1万余个,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0.8%;浙江、福建和广东海岛数量居前三位;我国海岛呈现“南方多、北方少,近岸多、远岸少”的特点。

      海岛资源方面,淡水资源匮乏,已查明有淡水供应的海岛665个,其中有居民海岛452个,约占有居民海岛总数的92.4%;1万余个实施遥感监测的无居民海岛自然岸线保有率约为93.5%,植被覆盖率约为52%;海岛及周边海域动植物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利用程度与2016年基本持平。

      海岛保护与生态整治修复力度不断加强。截至2017年底,我国已建成涉及海岛的各类保护区194个,同比增加8个,其中国家级保护区70个。各地积极推进领海基点保护范围选划工作,共划定68个领海基点保护范围,同比增加37个。央财政累计投入资金约52亿元,地方投入配套资金约36亿元,企业出资约3亿元,用于支持海岛生态整治修复项目198个,共修复海岛岛体面积约336公顷,种植植被约70公顷。公报同时指出,2017年我国部分海岛所在海域海水质量比去年有所下降。

      海岛管理与执法方面,2017年批准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9个;对全国1万余个无居民海岛的自然生态状况和开发利用强度情况进行了评价;南海珊瑚礁专项监测持续开展;完成3811个海岛名称标志碑设置,比2016年增加153个;全年开展海岛保护执法检查11840次,检查海岛7047个;海洋督察全面展开。( 作者:乔思伟)

    来源机构: 中国海洋网 | 点击量:549484
  • 摘要:

      近五年来青岛市近岸海域海水中无机氮浓度逐渐下降;海洋保护区海水环境状况总体较好,各项监测指标基本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日前,《2017年青岛市海洋环境公报》发布,2017年共完成近岸海域411个站位的监测工作,获取各类海洋环境监测数据4.2万余组,结果表明青岛市近岸海域海水环境质量状况稳中向好。

      无机氮浓度逐渐下降

      2017年,青岛市近岸海域海水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良好,98.5%的海域符合第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与2016年持平。污染较重的第四类和劣四类水质海域面积占青岛市近岸海域面积的0.6%,与2016年持平,主要分布在胶州湾东北部、北部湾顶和丁字湾,春、秋季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夏季主要污染物为活性磷酸盐。

      青岛市近岸海域海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与近五年平均值相比,2017年符合第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所占比例升高了0.6%,第四类和劣四类水质海域所占比例多年来保持稳定。

      近五年监测结果显示,青岛市近岸海域海水中无机氮浓度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石油类浓度变化较小,活性磷酸盐浓度波动较大。2017年青岛市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程度较低。重度富营养化现象仅出现在秋季,面积为12平方千米,位于胶州湾东北部。

      生物多样性指数较高

      2017年5月和8月,在青岛市近岸海域设置58个站位,开展了2个航次的浮游生物和大型底栖生物多样性监测。

      2017年,青岛市近岸海域共鉴定出浮游动物664种(类)(不包括鱼卵仔鱼),其中浮游动物成体(去除幼虫幼体)46种,其中原生动物1种,刺胞动物15种,节肢动物26种,毛颚动物2种,尾索动物、脊索动物各1种。5月鉴定出浮游动物43种,主要优势种为腹针胸刺水蚤和中华哲水蚤。8月鉴定出浮游动物50种,平均密度为214个/m3,主要优势种为异体住囊虫和强壮箭虫。

      2017年共鉴定出大型底栖生物210种,其中种类数最多的类群为节肢动物与环节动物,各出现65种,软体动物44种,棘皮动物9种,脊索动物17种,刺胞动物3种,腕足、尾索动物各2种,扁形、纽形、半索动物各1种。5月监测到大型底栖生物144种,平均密度为329个/m3,主要优势种为寡鳃齿吻沙蚕、丝异须虫和双唇索沙蚕。8月监测到大型底栖生物133种,平均密度为239个/m3,主要优势种为凸壳肌蛤、丝异须虫、双唇索沙蚕和寡鳃齿吻沙蚕。

      近五年监测结果显示,青岛市近岸海域浮游生物和大型底栖生物的生物多样性指数较高,海洋生物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基本保持稳定。

      胶州湾湿地总面积增加

      2017年,胶州湾海水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较好,71.8%的海域符合第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比2016年增加0.1%;16.6%的海域属于污染较重的第四类和劣四类水质海域,比2016年减少0.8%,主要分布在胶州湾东北部、北部湾顶。

      胶州湾海水环境质量稳中有升。与近五年平均值相比,2017年符合第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所占比例升高了14.3%,第四类和劣四类水质海域所占比例基本持平。近五年监测结果显示,胶州湾海水中石油类浓度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无机氮及活性磷酸盐浓度波动较大。

      2017年5月,在胶州湾海域开展了3个站位的游泳动物底拖网调查,共捕获渔业资源生物41种,其中鱼类24种,甲壳类(虾类、蟹类)12种,头足类4种,棘皮动物1种。

      2017年胶州湾湿地类型有浅海水域、淤泥质海滩、芦苇等8种,面积共计257.87平方千米。与2016年相比,湿地总面积增加了0.01平方千米,其中淤泥质海滩、河口水域和水产养殖场面积减少,库塘面积保持不变,其他种类面积均有所增加。

      7个主要海湾总体较好

      2017年3月、5月、8月、10月,分别对丁字湾、鳌山湾、浮山湾、太平湾、青岛湾、灵山湾和唐岛湾等7个主要海湾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青岛市沿岸主要海湾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较好,海水和沉积物质量基本满足湾内主要海洋功能区环境质量要求。部分海湾海水环境受到无机氮或活性磷酸盐的污染,其余监测指标基本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沉积物质量良好,各海湾所有监测指标均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

      2017年,青岛市继续对黄岛临海工业区、海西湾-前湾临海工业区和董家口港口物流产业聚集区邻近海域开展海洋环境监测。结果显示主要临海工业区邻近海域环境状况较好,未发现用海活动对周边海域环境质量产生明显影响。

      2017年5月和8月,对青岛胶州湾国家级海洋公园、青岛西海岸国家级海洋公园、胶南灵山岛省级自然保护区、青岛大公岛岛屿生态系统省级自然保护区、即墨大小管岛岛群生态系统省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和青岛市文昌鱼水生野生动物市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生态环境监测。结果显示,海洋保护区海水环境状况总体较好,各项监测指标基本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生物多样性指数较高,群落结构稳定,生物栖息环境较好。重点海水浴场和滨海旅游度假区环境状况优良,适宜各类休闲、娱乐活动。

      2017年5月、7月、8月、10月,分别对灵山湾和鳌山湾海水增养殖区的养殖环境和生物质量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两个养殖区的综合环境质量等级均为优良,能够满足海域养殖功能要求。

    来源机构: 中国海洋网 | 点击量:525481
  • 摘要:

      9600个!平均2公里海岸线就有一个污染源

      我国首次摸清陆域入海污染源

      国家海洋局1月17日在围填海新闻发布会上公布2017年陆源入海污染源排查结果,全国共有陆源入海污染源9600个,这意味着平均2公里海岸线就存在一个污染源。

      这次陆源入海污染源排查是我国首次摸清全国陆域入海污染源分布,将为我国近岸海域环境污染保护打下坚实基础。

      入海排污口监管不到位

      根据陆源入海污染源排查初步结果,全国9600个陆源入海污染源中,入海河流740余条,入海排污口7500余个,排涝泄洪口1350余个。

      排查显示,从海域分布情况看,东海陆源入海污染源数量最多,为4200余个;南海有3800余个,黄海、渤海分别有960余个、640余个。

      长期以来,陆源入海污染源底数不清,为入海排污监管带来极大挑战。此次,国家海洋局完成了各海域陆源入海污染源排查,基本摸清入海污染源的情况。

      ——污染源数量大、类型多、分布广。陆源入海污染源分布较为密集,在大陆岸线及海岛均广泛分布。污染源类型复杂,除入海河流、排涝泄洪口外,包括入海直排口、排污河、污水海洋工程处置排放口、养殖排污口在内的入海排污口数量众多,占排查污染源总数的78%。

      ——入海排污口监管不到位。全国共排查出2900余个养殖排污口,环保、渔业和海洋部门均未实施有效监管。结合海洋督察发现,全国审批的入海排污口570余个,仅占入海排污口总数的8%。此外,由于入海污染源动态变化快、隐蔽性强,也增加了对入海污染源实施监管的难度。

      ——入海排污口不合理设置问题突出。虽然海洋环境保护法对入海排污口的设置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但大量排污口设置未执行相关法律和海洋功能区划的要求。根据排查结果,全国疑似设置不合理的入海排污口近2000个,主要位于海洋保护区、重要滨海湿地、重要渔业水域等生态敏感区域。

      近岸海域污染仍较严重

      2012年以来,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整体上呈现出企稳向好的积极趋势。但是,近岸海域污染整体上仍较为严重,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

      ——近岸局部海域污染依然严重。近岸海域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大于3.7万平方公里。

      ——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实施监测的河口、海湾、滩涂湿地、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中,处于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的生态系统占比均在80%左右。

      ——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状况无明显改善。五年来,监测的入海排污口全年达标率均低于55%,超过80%的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状况无法满足所在海域海洋功能区的环境保护要求。

      ——海洋环境风险仍然突出。赤潮年均爆发次数近60次,浒苔绿潮灾害持续大规模爆发,渤海滨海平原地区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加重,局部砂质海岸地区海岸侵蚀加重。

      国家海洋督察组针对6省区开展的围填海专项督察情况显示,江苏省陆源入海污染物占海洋污染物总量的85%以上。2012年以来,灌河、王港河和栟茶河的河口附近海域海水水质常年处于劣四类或四类,三个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水质均劣于一类海水水质,长期达不到海洋功能区水质的要求。

      海南省陆源污染物超标排放入海问题同样普遍。海口市21条入海河流中,13条为劣V类水质、4条为Ⅳ类水质;文昌市2016年5个入海排污口中4个超标排放,12条入海河流中6条为劣V类水质、5条为V类水质。

      全面布局加强近岸海域环保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是建设海洋强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据了解,未来,国家海洋局将深入开展入海污染源整顿工作,通过规划约束、用海控制、海湾整治、生态修复等措施不断加大近岸海域环境保护力度。

      科学选划和设置排污区域。针对入海排污口设置门槛低、生态要求缺失的突出问题,将生态安全作为入海污染物排放第一要求,实施集中排、生态排,科学选划入海污染物排放区域,出台入海污染物生态排放的指导意见和技术规程。大陆岸线和海岛入海污染源纳入沿海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规划中统一选划、统一布局。

    来源机构: 中国海洋网 | 点击量:547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