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1   2024-02-27 COP28迪拜海洋宣言     
    摘要: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举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会(COP28)之前,缔约方联合发布了《迪拜海洋宣言》,呼吁世界各国认识海洋在气候中的重要性,并扩大和改进全球海洋观测能力。

    《迪拜海洋宣言》强调,除了推进基于海洋的气候解决方案外,还呼吁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刻不容缓地采取措施遏制过度捕捞、栖息地破坏和海洋污染等人为活动给海洋造成损害。

    COP28迪拜海洋宣言中阐明的具体行动包括:

    (1)通过优化全球海洋碳通量测量能力和加强地球海洋气候系统能力,改进对《巴黎协定》所列目标进展情况的全球盘点估计和测量。

    (2)对新兴海洋二氧化碳清除战略实施强有力的环境监测、报告和验证体系,以确保在实现净负排放的同时保护关键的海洋生态系统。

    (3)扩大对海洋、大气以及生物多向性的观测能力,促进了解和应对气候变化对海洋生物分布、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4)提高发展岛屿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海洋观测能力,通过国家自主贡献和国家适应计划,阐明海洋自然功能和蓝色经济对气候稳定的贡献。

    目前为止,超过45个国际海洋科学、政治和慈善组织签署了COP28迪拜海洋宣言。(李亚清 编译;熊萍 校稿)

    来源机构: 美国伍兹霍尔研究所 | 点击量:104
  • 摘要:

    英国气象局、英国国家海洋学中心与英国海洋气候变化影响伙伴关系发布了《气候变化对北极海冰的影响》(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Arctic Sea Ice)报告。报告指出,作为全球气候系统中的关键部分,北极地区持续面临海水快速变暖和海冰减少的压力。卫星数据显示,1979-2022年,海冰面积平均每年减少约7.9万平方公里。北极海冰观测数据中,超过50%损失可直接归因于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气候变暖。报告预示未来:(1)北极很可能在2050年出现至少一次季节性无冰状态,降低北极温度可以有效改善。(2)北极地区快速变暖降低了低纬度地区温度梯度,影响了急流路线和欧洲西北部气候。(3)北极变暖冰川融化导致大量淡水流入北大西洋影响了低纬度地区。这些淡水的流入改变了北大西洋亚极地海洋环流和海面温度,同时也会对大尺度环流和气候产生影响。(4)海冰覆盖率减少将会对海洋生态系统健康产生未知影响。(熊萍 编译)

    来源机构: 英国国家海洋研究中心 | 点击量:346
  • 摘要:

    近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实施沿海洪水早期预警系统指南》,是对联合国早期预警全民覆盖倡议的贡献,也反映出易受沿海灾害影响的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迫切需求。《指南》指出,气候变化加剧,海平面上升,沿海灾害影响严峻,可能严重影响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及其他沿海国家。《指南》提出实施沿海洪水早期预警系统的措施,包括开展沿海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发布基于影响的沿海灾害预警报、建立项目指导小组等。

    来源机构: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 | 点击量:1031
  • 摘要:

    2022年是美国《海洋保护、研究和保护区法案》颁布50周年。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国家海洋保护区办公室发布《2022-2027年国家海洋保护区体系五年战略》及《国家海洋保护区未来20年的转型愿景(2022-2042)》。前者提出了未来五年国家海洋保护区及其他海洋保护区建设的六大目标,为采取的行动提供框架;后者通过吸取过去的教训,应用最新科技,并考虑到目前和未来海洋及五大湖资源受到的威胁,提出国家海洋保护区体系未来20年的保护愿景。

    来源机构: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 | 点击量:996
  • 摘要:

    为了了解数字孪生的基础结构和能力以发挥其潜力,英国国家海洋学中心(NOC)领导的专家小组发布了《环境数字孪生信息管理框架(IMFe)》”(A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Framework for Environmental Digital Twins)报告。该报告概述了未来环境数字孪生所需的关键建议,涵盖了从概念框架、管理和治理、通用语言到试点研究和计算架构的所有内容。提出的建议不仅支持数字孪生开发,而且支持更广泛的综合科学研究,有助于将数据和建模资产整合到一个共同的框架中,使其共同发挥作用。从而帮助实现“净零”目标,减少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

    数字孪生是对具有不同复杂程度和适应性的对象或系统(例如自然环境)的一种虚拟映射,它使用模拟或基于数据的方法来生成系统的副本(“孪生”),可用于了解系统本身。数字孪生可以随着真实系统的观测变化而更新,其观测数据有多种来源,有些是环境科学界传统使用的工具(如卫星遥感或船舶的传感器),有些则是物联网传感器。

    日益庞大、多样化、可观测的数据源和数字孪生技术的发展相结合,为环境科学界提供了一个逐步改变人类对自然环境认识的机会。但是,要想实现环境数字孪生的价值,就要在互操作性方面以统一的标准去开发它们,以便实现数据共享,并使其信息能够被用户信任。为了实现这一愿景,科学家们需要构建一个信息管理框架,为数字孪生生态系统内部和整个生态系统建立有效的信息管理组件。它必须实现安全、有弹性的数据互操作性,并且可以作为一个参考,以保障数据使用符合安全、法律、商业、隐私等规定。

    英国自然环境研究委员会(NERC)数字环境、基础设施和数据副主任Anna Angus-Smyth博士指出,他们的目标是将数据和数字技术的有效使用置于环境科学的核心。基于NERC在获取和使用数据方面的现有优势,数字孪生等新兴技术为改变环境科学家的研究方式提供了机遇,并有利于促进人们对自然世界的理解,减轻气候变化的影响。

    最近NERC也发布了其数字战略,为未来十年的数字化环境科学制定了愿景,其中包括通过部署数字孪生等变革性技术来改变气候研究和服务的愿景。这些开创性的数字孪生(连同人工智能、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汽车的使用)能够支持业务规划,减少数据采集的碳支出,从而支持“净零”运动。(刁何煜 编译)

    来源机构: 英国国家海洋中心 | 点击量:902
  • 摘要:

    欧洲海洋局(EMB)发布了未来科学简报第八期,题为《欧洲海洋科学传播的前进道路》(Marine Science Communication in Europe: A way forward)。海洋科学传播(MSC)的目的是增加对海洋科学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激发人们对科学发现和与海洋有关的问题的好奇心,提高社会各个层面的海洋意识,并促进相关的海洋行动。同时,MSC也有助于倡导致力于可持续海洋和地球的相关政策。

    这份未来科学简报的目的是阐明欧洲MSC行动的技术状况、影响和未来。该报告强调MSC是一个重要的活动领域,并分享了对其未来发展的建议。报告中还研究了在MSC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考虑了不同利益相关者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并指出了在海洋科学交流时出现的机遇和挑战。最后,提出了关于如何在欧洲认可、支持和发展海洋科学的具体建议。该报告提出的具体建议包括:

    (1)海洋科学传播不应隐瞒事实,而应避免在海洋新闻中只呈现“负面偏见”。它还应该宣传海洋机遇,并尽可能展示其积极面。

    (2)海洋科学机构和资助者应改变其文化,以促进科学传播,并认可和重视科学传播。

    (3)海洋科学传播者应该寻找与海洋科学以外的科学传播者,以及非科学领域的传播者之间的联系。传播专家应在MSC过程中增加与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互动。

    (4)传播界应该建立海洋科学传播平台或数据库,以共享专业知识和资源。

    (5)应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来应对未来的MSC需求。

    (6)海洋科学传播者应该更好地利用新技术和新方法来接触更多的公众,改进一些传统的方法,激发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渴望,并积极地与更多的受众群体建立联系。

    (7)应该为海洋科学家和其他MSC利益相关者提供专业的交流和外联培训项目、研讨会等。并建议寻求支持这些会议继续举行的结构性方法,如与欧洲海洋局进行合作。

    (8)海洋科学传播者应该在联合国“海洋十年”和“欧盟使命:到2030年恢复我们的海洋和水域”的框架下尽可能多地进行交流,以便吸取经验,并为今后类似的行动提供支持。

    (9)传播界应建立海洋科学传播的基线,强调MSC的必要性,这点可以参考国际海洋素养培训活动的基本原则。(刁何煜 编译)

    来源机构: 欧洲海洋局 | 点击量:720
  • 摘要:

    欧洲海洋委员会(European Marine Board,EMB)于2022年4月27日发布题为《揭开欧洲海洋地质灾害的隐藏威胁》(Uncovering the hidden threat of Marine Geohazards in Europe)的文件,这也是自2021年12月发布《海洋地质灾害:保护社会和蓝色经济免受隐藏威胁》文件的主要信息和建议的补充。

    文件中讨论了欧洲沿海地区的海洋地质灾害的类型(第2章)、分布(第3章)和影响(第4章)和蓝色经济,以及应用新的科学方法拓宽对海洋地质灾害触发机制的理解和促成一项降低风险的欧洲政策(第5章)。文件中侧重于沿海含水层短期地质灾害和不干预的海岸侵蚀、地面沉降、咸水侵入等长期过程;或与大气扰动相关的危害,如风暴潮和气象海啸。文件主要针对地方、区域、国家和欧洲管理风险评估和缓解、陆地和海洋管理、资助研究、监测和基础设施以及公众对危害的认识等的机构。

    海洋地质灾害对社会和很多蓝色经济部门(如海上能源、旅游和渔业)构成重大威胁。随着沿海人口以及沿海环境经济活动的增加,社会和经济将更加容易受到海洋地质灾害的影响。然而,人们对这些危害的认识和知识是有限的,尤其是在欧洲背景下。这些知识对于制定有效的风险缓解战略以保护沿海人口和海上经济活动是不可或缺的。

    考虑到地质灾害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在未来肯定会继续发生。因此,缓解措施(减少风险)应着重于减少风险(暴露和脆弱性)和提高抗灾能力。这些措施应基于对过去发生的事件、触发机制和其后果的传播等科学知识。为实现这一目标,文件中提出以下建议:

    ·将海洋地质灾害作为自然危害纳入欧洲、区域、国家和地方各级有关减轻风险和土地管理的所有政策中。

    ·在地方、国家和欧盟的海洋和海事立法中考虑海洋地质灾害问题,如欧盟的海洋空间规划指令,与海岸带综合管理有关的立法,以及可持续蓝色经济安全发展有关的立法。

    ·要求公共当局将所有海底基础设施装置用于环境和地质灾害的监测。

    ·为所有主要的沿海居民点和工业基础设施制定海洋地质灾害风险的概率方案。

    ·建立一个利益相关者论坛以确定知识差距和技术需求。通过制定具体的欧盟海洋地质灾害研究计划来实现。

    ·在欧洲重点地区成立一个海洋地质灾害实地实验室,以集中研究、推进和现场建模。

    ·促进海洋地质灾害解释和绘图的共同标准,以确保蓝色经济的安全发展。

    ·将长期现场监测与周边地区的地质灾害研究结合起来,以识别远距离信号。

    ·支持技术进步,以提高检测能力和传感器的可用性。

    ·建立原始数据和同质性解释的整体数据库,并将其提供给科学界,科学界可利用这些数据,应用先进的技术来支持海洋地质灾害研究。(李桂菊 编译)

    来源机构: 欧洲海洋局 | 点击量:276
  • 摘要:

    近日,欧盟委员会就欧洲海洋和渔业基金(EMFF)提出立法修正案,将允许欧盟在俄乌战争背景下,采取额外的危机管控措施,为欧盟捕捞和水产养殖行业提供支持。这是欧盟继3月25日通过欧洲海洋、渔业和水产养殖基金采取第一轮危机管控措施后,为缓解捕捞和水产养殖部门受战争影响而采取的第二轮危机管控措施。修正案旨在将2014~2020年EMFF的剩余资金用于危机管控,在战争危及捕捞作业安全的情况下,对暂停的捕捞活动进行经济补偿。修正案还引入简化程序等灵活机制,以促进新措施的快速实施。修正案将在欧洲议会和理事会通过后生效。

    来源机构: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 | 点击量:245
  • 摘要: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第二工作组发布的报告再次表明,人类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赖以生存的地球自然环境,导致需要面临和解决诸多全球性危机。IPCC在报告中深刻强调了气候、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生存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未来如何应对气候变化、以可持续的方式生存,决定权在于人类。

    来自67个国家的270名研究者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分析了数千件科学出版物,总结并呈现了气候变化发展现状和全球影响,探讨了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态势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可行性措施,并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全球变化。这份报告在“决策者摘要”部分发布了关键声明,认为人类已经采取了初步措施来适应气候变化,但仍需要采取更多措施来减少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威胁。同时,最新的预测也表明,人类采取积极的应对气候变化措施比以往更加紧迫。

    IPCC观察到全球变暖和海洋热浪事件正在逐年增加,导致海洋环境不断恶化,海水缺氧、酸化事件以及海平面上升频繁发生。海洋生物多样性也正在急剧下降,当气候变暖超过1.5℃,生物多样性进一步下降的风险将大大增加。这些变化已经严重影响到海洋气候调节功能、食物供应和人类赖以生存的海洋物质基础。报告认为,为了保护这些海洋生态服务功能,恢复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关键。

    完整的海洋生态系统在应对气候变化时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能够为我们提供在地球生存所需要的多种功能。GEOMAR的海洋生态学研究部门负责人和海洋生物学家Thorsten Reusch教授解释道,海洋是重要的“蓝碳”生态系统,海草床、藻类森林和盐沼湿地等是重要的二氧化碳吸收储存系统。此外,生物多样性、渔业和海岸保护也受益于这些生态恢复和保护。新的IPCC报告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蓝碳”生态系统在实现碳中和的协同作用和可持续发展路径。

    IPCC新报告中确定的许多解决方案也有助于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例如,基于海洋的气候变化适应方法特别支持目标14“水面下的生命”和目标13“气候行动”。因此,这份报告为刚刚开始的“联合国海洋研究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规划”中的国际气候政策提供了重要基础。(张灿影 编译)

    来源机构: 德国亥姆霍兹基尔海洋研究所 | 点击量:294
  • 10   2022-03-03 德国2050碳中和路径研究     
    摘要:

    德国亥姆霍兹气候倡议的研究人员发文探讨德国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发展路径。相关成果发表在学术期刊《地球的未来》(Earth's Future)上。

    文中通过结合能源系统模型的分析、对德国实现更高的碳循环方法的论述,以及对国家二氧化碳减排潜力评估的初步结果,设想了到2050年德国净零排放模式。文中预计,到2050年德国首次实现向大气层排放的人为二氧化碳来源和人工碳汇之间达到平衡。这项预测研究提供了实现碳中和愿景的重点战略,即通过避免6.45亿吨二氧化碳、减少5千万吨二氧化碳和消除6千万吨二氧化碳碳排放来实现这一目标。这意味着德国能源系统需要发生实质性转变,提高能源效率,实现部门耦合和电气化,提出能源载体在内的能源储存解决方案,制定工业、交通和农业部特定的解决方案,以及发展自然碳汇增储技术。论文认为以上措施是德国到2050年实现净零二氧化碳系统的必要条件。

    作者在论文的最后强调,这篇文章旨在促进德国政治和社会对如何实现净零二氧化碳排放的论证。未来,无论是为了适应迅速的社会变革、影响深远的国际补偿还是对技术发展的投资,德国科学家和决策者都需要作出大胆的决定。论文对2050年德国实现净零的展望也只是一种可能存在的路径。(熊萍 编译)

    来源机构: 德国基尔亥姆霍兹海洋研究中心 | 点击量: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