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欢迎您进入科技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帮助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2018年第20期]情报条目详细信息

编译内容

编译服务: 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编译时间: 2019-1-3 浏 览 量: 425

10月8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可再生能源市场2018》报告 指出,得益政策激励和技术进步,自1990年以来可再生能源取得了快速发展,其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在全球一次能源供应总量(TPES)中的占比达到了13.7%。未来五年,可再生能源将持续强劲增长态势,预测期间全球能源需求增量的40%将来自可再生能源,到2023年预计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需求中的占比将达12.4%。报告对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和未来五年(2018-2023年)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分析预测,着重概述了可再生能源在电力、供暖和交通运输三大部门领域的发展情况。报告要点如下:

1、可再生能源发展概览

2018-2023年,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需求中的占比预计增长五分之一,到2023年达到12.4%;期间,生物能源将成为可再生能源消费增长的最大来源,将占这一时期可再生能源消费增量的30%,主要是供暖和交通运输中行业大规模采用生物能源的结果。到2023年,生物能源仍将是可再生能源的主要来源,其在可再生能源总量中的份额将接近五成(46%)。

就行业来看,电力行业将是可再生能源增长最快的领域,到2023年可再生能源电力将占到全球发电总量的30%(2017年占比为24%)。在此期间,可再生能源将提供全球70%以上的新增发电量,以光伏发电增长最为强劲,其次是风能、水电和生物能源。到2023年,水电仍将是全球可再生能源电力主要来源,其在全球电力中的占比预计为16%,其次是风能(6%)、太阳能光伏(4%)和生物能源(3%)。虽然增长速度比电力行业慢,但供暖行业(包括建筑物或工业供暖)的可再生能源需求增长将成为到2023年可再生能源增长最主要的贡献力量。预测期内(2018-2023年间),供暖行业中可再生能源的消费需求预计增加20%,届时可再生能源将满足供暖行业能源需求12%的份额。相比上述两个部门,可再生能源在交通运输行业中的占比最低,预计仅从2017年的3.4%增长到2023年的3.8%;且该行业可再生能源资源主要来自生物燃料。

图1 2011-2023年间可再生能源在不同部门占比变化态势

到2023年,巴西将成为世界上能源结构最绿色的国家,可再生能源在其终端能源消耗总量中的占比将达到45%。交通和工业部门是最主要的生物质能消费行业,水电则占据了电力部门的主导地位。与此同时,由于中国推出各项减排政策以及减少空气污染措施,中国在预测期内的可再生能源绝对增长量将超过欧盟,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消费国。

2、电力

电力部门依旧是可再生能源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2017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新增装机容量达到了创纪录的178 GW,占全球同期新增装机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预测期内,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容量预计至少增长46%(不同情景预测值有所不同)。其中,光伏将是增长的最大来源,其次是风电、水电和生物质能。主要情景显示,到2023年,光伏装机容量预计增长575 GW;同期,风电装机容量预计增加324 GW,届时累计装机将达到839 GW;水电装机预计增加125 GW,较2012-2017年间的增量减少40%,主要原因是中国和巴西减少了众多的大型水电项目;生物质能预计以年均5-8 GW的增量增长到158 GW;地热装机预计增长28%达到17 GW以上,其中70%的增长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海洋能源增长依旧缓慢,到2023年预计仅增长100 MW,主要来自潮汐能源(50%),其次是波浪能。

图2 不同情景下2006-2023年间不同可再生能源技术新增装机容量变化态势(单位:GW)

2017年,用于能效的绿色债券发行量首次超过了用于可再生能源和其它能源的债券,其价值增长了两倍,达到470亿美元。此外,政府设立了支持可持续性项目的绿色银行,增加了对能效项目的投资份额。能效的资金来源仍然以资产负债表融资为主,但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全球市场规模约为270亿美元的能源服务公司对开发低成本可复制能效项目的商业模式起到重要作用。一些国家的政策鼓励能源公司通过可交易的节能证书(白证)来寻求成本最低的能效项目,法国和意大利市场的价格创了纪录。总体而言,能效投资变化与政府出台的政策密切相关,因此制定更高标准的能效政策和激励投资措施有助于进一步刺激全球的能效投资增长。

3、供暖

供暖行业(家庭、工业等领域的供暖)是最大用能终端,其能耗占到终端能源消耗总量的近50%。预测期内,供暖行业的可再生能源消费量预计增长20%,主要增长源来自生物质能,到2023年可再生能源将占供暖行业用能总量的12%。

用于供暖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中占比最高的是生物质能,2017年其占比高达70%,主要应用于工业和建筑供暖。到2023年,用于工业部门供暖的生物质能消费需求预计增长13%,主要增长需求来自水泥、糖和乙醇工业。同期,用于建筑部门供暖的生物质能消费需求预计增长8%,主要的增长动力来自欧盟国家的建筑供暖,预计占新增消费量的54%。太阳热能(包括热水器和热电站)主要用于居民住宅供暖(主要是生活用水的加热)和工业生产领域(如食品、饮料、纺织等低温生产),预计到2023年消费需求将增长40%。采用地热供暖的国家目前数量较少,主要集中在中国和土耳其,2017年上述两个国家的地热消费量占到全球消费总量的近80%。受限于发展地热国家数量有限,预测期内,地热供暖的消费需求预计增长不到24%。可再生能源电力只占全球供暖用能总量的7%,主要应用在建筑和工业部门;到2023年,用于工业供暖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需求预计增长20%,而用于建筑供暖的消费需求预计增长11%。

图3 2017/2023年用于供暖的不同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变化态势(单位:百万吨油当量)

4、交通运输

相比电力、供暖部门,可再生能源在交通运输行业中的应用规模较小,占比最低,仅占交通运输消耗燃料总量的3.4%(2017年)。预测期内,用于交通运输部门的可再生能源预计增长19%,其在交通运输燃料总量中的占比预计小幅增长到3.8%。

尽管交通电气化快速发展,但应用于交通运输部门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主要是生物燃料,预测期内生物燃料产量预计增长15%达1650亿升,届时生物燃料将占到交通运输行业可再生能源消耗总量的90%。同期,用于交通运输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需求预计增长三分之二,主要增长动力来自电动汽车、电动两轮车、电动公交车快速发展,公路交通是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领域。到2023年,可再生能源预计将占到交通运输行业电力消费总量的近三分之一。

图4 2017/2023年用于交通运输的不同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变化态势(左图,单位:百万吨油当量)和2023年不同交通模式消耗的可再生能源占比

  
提供服务
导出本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