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欢迎您进入科技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帮助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编译内容

编译内容

编译服务: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编译者: lifs 编译时间: 2020-5-9 点击量: 21

截至5月3日,南水北调中线天津干线工程累计向天津市引调长江水50亿立方米,相当于350个西湖的水量,供水范围覆盖天津市中心城区、环城四区及滨海新区等14个行政区,近千万人受益。   目前,南水北调水已经成为天津市的主力水源,发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天津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水资源保障。   拥有1600多万人的天津市是我国资源型缺水的特大城市,属重度缺水地区。据介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前,天津城市生产生活主要靠引滦调水解决,农业和生态环境用水靠天吃饭,地表水利用率接近70%,远远超出水资源承载能力,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作为一个特大城市,天津市城市生产生活主要依靠引滦单一水源,有很大的风险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天津市在引滦工程的基础上拥有了一个充足、稳定的外调水源,中心城区、滨海新区等经济发展核心区实现了双水源保障,城市供水“依赖性、单一性、脆弱性”的矛盾得到了有效化解。   虽然有了南水北调外调水源,但要确保天津供水稳定安全,必须对南来之水进行调蓄。近两年,天津市不断加快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步伐。2019年9月4日,天津市引江中线配套工程王庆坨水库正式开闸蓄水,存蓄引江水1200万立方米。蓄水完成后,王庆坨水库将充分发挥调蓄作用,满足天津稳定供水要求,进一步提高天津供水可靠性和安全性。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还有效促进了天津市地下水压采进程。地下水曾是天津的供水水源之一,历史上开采量最高曾达到10亿立方米。中线工程通水以来,天津加快了地下水源转换和压采进程。2019年全市地下水开采量降至4.05亿立方米,深层地下水开采量降至1.1亿立方米,提前完成了《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受水区地下水压采总体方案》中明确的“2020年深层地下水开采量控制在2.11亿立方米”的目标。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以来,天津干线经受住了各种困难和风险的挑战,实现1900多天连续不间断安全供水,水质稳定达标。据介绍,目前工程已进入第6个调水年度,向天津市供水量呈逐年提高趋势,除2014~2015年度因工程初期运行,控制调水流量外,其他4个年度供水量均超过南水北调中线规划向天津市的分水量8.63亿立方米,2019~2020年度计划向天津市供水12.04亿立方米。

 

提供服务
导出本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