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欢迎您进入科技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帮助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编译内容

编译内容

编译服务: 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编译者: guokm 编译时间: 2022-6-30 点击量: 217

“这块细粒岩屑长石砂岩的主要成分为酸性喷出岩、凝灰岩、石英岩和板岩,填隙物主要是泥质杂基、方解石和白云石……” 6月28日,在华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地质实验与技术服务中心,科研人员仅用8 分钟便拿出了一份岩石薄片的鉴定结果。而在半年多以前,这样的鉴定至少要4小时以上才能得出结论。

科研人员利用AI技术对岩石薄片数据进行分析

实现岩石薄片快速鉴定主要得益于中石油勘探院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简称智能研究中心)与华北油田共同研发的碎屑岩薄片智能鉴定1.0系统。

岩石薄片鉴定是利用偏光显微镜对岩石薄片进行矿物成分及其光学特性测定的一种技术,在油气勘探和地矿等行业中常用而重要,是了解地下储层物性、评价岩石储集油气能力的重要方式,能够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第一手数据,对认识储层的沉积环境、物理性质,获取油气藏的相关参数,计算油气储量和制定开发方案等具有重要作用。

自1976年至今,华北油田入库管理的岩石薄片样品达5万余块。对这些曾埋藏于地下千年的岩石薄片进行鉴定,并采集成多角度的全视域图像,将极大提高勘探开发工作在地质研究方面的效率和精准度。但如果按照传统鉴定办法,科研人员即使每天24小时工作也至少需要20多年才能完成全部样品的鉴定采集。

为解决岩石薄片鉴定存在的工作量大、效率低、鉴定专家紧缺、鉴定结果不够精准量化等问题,华北油田科研人员决定“利用现代计算机AI技术鉴定岩石薄片,并在2020年与智能研究中心就此达成共识,组建了联合研究团队,首次将岩石薄片鉴定与人工智能相结合。

岩石薄片在显微镜下的单偏光图像

研究团队以碎屑岩铸体薄片为切入点,初步确定了薄片鉴定各个参数的智能算法,并讨论制定图像采集和数据标注的标准规范。经过500多个日夜的潜心研究,突破多项核心技术壁垒后,终于在缺少项目经费和相关设备、落后于国内外相关研究团队的情况下,实现弯道超车,研发出碎屑岩薄片智能鉴定1.0系统,推动了岩矿鉴定领域智能化变革,并为建立岩石电子档案打下坚实基础,使科研人员未来可随时在线查看铸体薄片的全视域图像,更好的实现科研数据共享。

2021年,这项创新技术在第三届中央企业熠星创新创意大赛中获一等奖,并被国资委推荐在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进行展示。

目前,该系统已在“华北油田重点区带有利沉积储层精细研究”“河套盆地沉积特征与有利储层分布研究”等多个项目中进行测试性应用推广,实现了岩石薄片的自动识别与分类,提升了岩石薄片鉴定工作的效率和精度,对储层岩石结构、矿物成分、储集性能研究及储层评价与优选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下一步,这个油田的地质实验与技术服务中心科研人员将对年代久远的岩石薄片样品进行抢救与保护,实现岩石薄片鉴定的数字化、智能化,让科研更高效、数据更智能,为智能化油田建设提供有力科学依据。

 

提供服务
导出本资源